“要为人民做实事”,从黄土地走来,这是他不变的信念

习近平回忆知青岁月说:那几年我过了四大关

1972年,插队回京探亲时的习近平  新华社发

“(插队)几年中,我过了四大关: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我便咽得下,吃得香了,直到今日,我对陕北乡村的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三是劳动关。刚开始干活时,我挣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就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四是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他们对我坦诚相待。”

(摘自习近平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5月末的陕北,夏意渐浓。山峰连绵,草木葳蕤,生机盎然。高铁行进在黄土高原上,带我们去往延安,去往梁家河。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大队,开始了7年插队岁月。他住窑洞、睡土炕,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7年的摸爬滚打中,他和老百姓融为一体。

“要为人民做实事”,从梁家河走来,这是习近平不变的信念。

5月30日至6月1日,长江日报记者深入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追寻习近平知青岁月的足迹,感受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城里娃娃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不容易”,梁家河人没把他当外人

讲述人刘金莲:“村民们都哭,他也哭。”刘金莲哽咽着,她的爱人张青远和其他十多个村民一起,把习近平送到县城,大家拍了一张合影,就此作别。

梁家河村与文安驿镇5 公里之隔,如今道路通畅,村民进出便利。50 年前,这里还不是这样。1969 年,知青要过来,路窄难行,村民们赶着毛驴到文安驿,迎接从北京来的娃娃们。村民刘金莲家,是当年习近平到村里后的第一所住处——6 名知青住一孔窑洞,挤在一张大炕上。5 月30 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刘金莲家,窑洞内收拾得干净整齐。

知青旧居还是当年的模样,墙上挂着习近平插队回京探亲的旧照。 记者肖僖 摄

那时条件艰苦,在刘金莲的记忆中,知青们没菜吃的时候,就过来借一碗酸菜。

当年18 岁的王宪平,也是接知青队伍中的一员。他是土生土长的梁家河人,在县里上初中,响应号召,成为一名返乡知青。

“城里娃娃,背井离乡来到咱们这里,不容易!”王宪平告诉记者,知青们落脚梁家河村,朴实善良的村民们没有把他们当外人,在生活、劳动中尽力关照、帮助他们。

王宪平一直记得一件小事。一个叫李印堂的后生,有一次回家,带回来一两斤大米。那时在陕北,大米是稀罕东西。李印堂的妈妈煮好白米饭,盛了一碗,对李印堂说,趁热给习近平送过去。几天后,王宪平回村,听习近平提起这件事,“印堂家给我送来一碗米饭,可把我吃香了!”

2015 年2 月13 日,习近平回到梁家河时,再次提起当年那碗白米饭。

看到王宪平,习近平依旧亲切叫他“黑子”。“黑子”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与习近平吃了一餐饭。春节临近,饭桌上都是传统的陕北食物:热气腾腾的炖羊肉、荞麦饸饹、油馍馍、蒸南瓜、麻汤饭……

习近平曾深情回忆:“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把我当自家的亲人相待,我永远记着。”

率先跳到冰面上挖冰土打井

他为村民们办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

讲述人梁有昌:“他们(知青)来了十来个,后来陆陆续续都走了,只剩习近平一个,待了7年。”

早上拄着拐杖出门,一步步从家里走到村口,再走回来,对90岁的梁有昌来说,已经成为习惯,他要每天都看一看村里的变化。

对当年的事,老人记得很清晰,“他们(知青)来了十来个,后来陆陆续续都走了,只剩习近平一个,待了7 年”。

知青旧居外景。1970年,生产队修建了6孔知青窑洞 记者肖僖 摄

在老人记忆中,“铡草、喂猪,他什么活都干。”

习近平曾回忆:“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1974 年初春,习近平刚在梁家河当大队党支书不久,为解决吃水问题,他带领大家打井。那时候天还冷,冰和土冻在一起,为避免天气转暖,融冰将储水的坝渗穿,需要把冰土混合物敲掉。习近平把整个基建队全都调上去挖这口井,他率先跳到冰面上,用镐头使劲挖了起来。

没多久,井就打好了,解决了村里的吃水和浇灌问题。

习近平当年带领村民挖的水井。记者肖僖 摄

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带领社员打淤地坝、办铁业社……习近平任大队党支书后,为村民们办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

5 月31 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村民指引下,穿过一座窄窄的桥,找到当年习近平带着乡亲们打的那口井。

乡亲们告诉记者,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但这口井在梁家河人心中分量格外重:尽管外形简陋,却见证着当年习近平带领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岁月。

他在村里办起扫盲班

组织大家学文化

讲述人王宪平:“近平每次回来,我们都是当自家的兄弟出门回来了,跟一家人回家是一样的。”  

当年在村里,王宪平算是个文化人,写写画画、办黑板报。“那时候求学、求知的心情很强烈。”王宪平常常去习近平的窑洞拉话,和习近平探讨知识。

王宪平记得,去文安驿接知青,帮知青们搬行李时,有两个箱子特别沉。后来王宪平才知道,这两个箱子是习近平的,箱子里装的都是书。王宪平回忆,那时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习近平就开始看书。天黑下来,就点上一盏煤油灯,常常看书到大半夜。

知青旧居里存放着习近平当年带来的书。记者肖僖 摄

王宪平告诉记者,那时候梁家河是穷山沟,村里人没文化,很多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习近平提议,在村里办个扫盲班,组织大家来学习。最初来扫盲班的是年轻人,慢慢地,年纪大的人也来识字。

王宪平告诉记者,上了扫盲班,在当时,与周围的其他村相比,梁家河的村民文化素质要高一些,识字的人也要多很多。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梁家河知青旧居的窑洞,那里静静陈列着当年习近平从北京带来的书,《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史》……

现在,梁家河建起了图书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场,社区里还有幼儿园和小学。

自掏腰包为乡亲们置办年货

他说“陕北高原是我的根”

当年,村里的妇女都帮知青纳鞋底,知青们穿着布鞋,就下地劳动了。刘金莲也曾为知青纳过鞋底。她现在开了一家小店,出售梁家河当地特产和她自己做的手工布鞋。她说,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梁家河时,她给习近平递上了自己做的布鞋,一如当年那样。

对习近平当年离开梁家河时的情景,刘金莲一直记得。

1975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去上大学。走的那天,他住的院子里站了满满一院人。村民们早早的来到这里,为他送行。“村民们都哭,他也哭。”刘金莲哽咽着,她的爱人张青远和其他10多个村民一起,把习近平送到县城,大家拍了一张合影,就此作别。

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去上大学前与村民一起拍的合影(翻拍)

40多年间,习近平多次回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并多次来信慰问。

2015年2月13日,农历乙未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调研,向革命老区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祝贺新春。第一站,到的就是梁家河村。

他自掏腰包为乡亲们置办了年货,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家家有份。王宪平将对联和年画贴在了自家的窑洞上。如今搬进新家,住进楼房,他还仔细保留着当时装对联的红色纸袋。

“一见面就能认出是谁,大名、小名他都能叫出来”。王宪平说,“近平每次回来,我们都是当自家的兄弟出门回来了,跟家人回家是一样的。”

习近平在一篇文章中曾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梁家河一路寻访,记者见到,今天的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

如今的梁家河村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苹果和养殖三大产业,努力建设生态、富裕、美丽、幸福乡村。村里先后建起了卫生室、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村民活动广场、社区警务室、图书馆、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截至2018年末,梁家河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1600元,梁家河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奔头。“我们有更足的信心去创造美好的未来!”王宪平说。

文/长江日报特派记者王雪 史强

讲述人照片/长江日报特派记者何晓刚 摄

【编辑:彭向东】

(作者:王雪 史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