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为健康中国注入“创新基因”

七十年久久为功

武汉协和医院:为健康中国注入“创新基因”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迎来新时代的人们面临的是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同年,已经做到美国大医院医生的管汉屏博士却放弃留美发展的大好前程,毅然选择回国。他加入武汉协和医院,带领同事们从零起步,开展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缔造了一连串辉煌的“第一”:中南地区开展首例肺叶切除术,中南地区首例心脏动脉导管关闭结扎术,全国首例右半肝叶切除术,发表国内首篇关于肝叶、段切除的论文……

“这里有我的家,这里是我的国家!”这是管汉屏在解释自己回国原因时的质朴话语,也代表了协和人最诚挚的家国情怀。七十年来,一代代协和人正是在这样的情怀感召下,用勇气、智慧和决心,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协和“创新基因”,为人民谋福利,与祖国共成长。

血液科

重燃生命火种的“血液卫士”

1961年,协和成立全国最早的血液病专科之一,创始人是王辨明和沈迪教授。此后,一批批协和血液人前赴后继,在摸索和实践中书写下一段段克难奋进的辉煌历史。近年来,血液科在复旦大学血液专科排名中稳居全国前五,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收治疾病类型最全的血液专科,造血干细胞移植每年开展百例以上。

首个以中国人命名的病种在这诞生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沈迪在国内较早开始研究血小板功能。80年代初,在做新药临床试验中,他发现有两例病人出现血小板不聚集的现象。他追踪到她们,获知病人常有腿上瘀斑、牙龈出血症状。随后两年多,他寻找、研究了70多例相同的病例,最终发现新病种——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

1987年,沈迪凭此发现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病也被医学界命名为“沈迪氏病”。

精准医学典范——血栓与止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胡豫教授在投入中国人血栓成因研究20余年里的深刻理解。血栓性疾病作为中国人群第一位死因,发病率、致死致残率高。

“历经20年,我们建立了亚洲最大血栓病例库。”胡豫介绍道。通过对8000例血栓病例进行精准基因检查,胡豫团队首次提出中国人群静脉血栓(VTE)的3种常见基因变异,并创建适合我国人群的血栓病早期分子诊断体系。目前已集中诊治33092

例患者,为2125例患者明确病因,使早期诊断率提升38%。

2018年,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取得新进展,并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血液科获评全国“血栓防治卓越示范基地”。

CAR-T技术打造血液肿瘤治疗“协和方案”

2015年,全省唯一肿瘤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在协和成立。针对难治复发血液肿瘤,协和血液科率先开展细胞免疫疗法(CAR-T)的临床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适合中国人群的CAR-T治疗并发症的综合管理标准。目前,已完成102例难治复发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总体缓解率达到89.68%,最长1例无病生存时间达40个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心血管外科

守护心脏跳动的“真心英雄”

1980年,管汉屏教授组建协和心外科、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如今,心外科在先天性心脏病、成人心脏病、大血管病、心脏移植、微创五大亚专科领域硕果累累。科室居复旦排行榜心血管外科专科全国第5名、华中地区第1名;年手术量超过4000台,手术成功率保持98.5%以上。

创新以恒多项重大成就在协和心外取得突破

上世纪80年代,蓝鸿钧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实施全国首例复杂先心病的右室流出道补片加宽手术,并完成中南地区首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叶世铎教授组建人工瓣膜研究室,治疗300多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成为当时全国双瓣置换手术最多的单位之一;1994年,杨辰垣、蔡俊坚、孙宗全等通力协作,完成中南地区首例心脏移植手术;2003年,孙宗全教授实施省内第一例心肺联合移植术。

2011年,心外科成功实施全国首例、亚洲第三例心肝联合移植手术;2012年,成功开展国际首例成人心脏外露回纳

合并心脏复杂畸形矫正手术;2013年,成功开展世界首次同日4台心脏移植手术;2015年,在中南地区率先开展“机器人心脏手术”,实现心脏手术零输血……

带动世界先心病外科发展——重症先心病研究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协和心外科在重症先心领域获得较多创新和发展,长期保持华中第一的优势地位。2007-2017年,共完成先心病手术1万余例,重症先心病近1800例。

协和心外科带动我国乃至世界先心病外科发展:国际首创先心病经胸微创封堵技术;引领中国儿童心脏移植跨越式发展;首创先天性主动脉疾病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理念,避免分期手术创伤;国际首先开展大规模汉族人群GWAS筛查,预警先心病遗传易感性;国际首次发现肢体缺血预处理提高复杂先心病心肌保护效果;国际首次提出先心病肺高压亚类分型,建立靶向治疗流程……

历经23年研究,协和心外科董念国团队围绕外科技术、

精准诊治等关键问题,获得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每年20万公里的奔跑,打造适合中国的心脏移植模式

“最重要的,莫过于守护一颗心。”在协和,一支年轻的护心跑男团队一直奔跑在路上。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病人,他们和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克服航班延误、列车满座、交通堵塞等困难,只为全力护送一颗颗鲜活又宝贵的心。护心跑男团队每年奔跑20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5圈。

如今,协和心脏移植团队已成功打造适合中国的心脏移植模式,平均三天一例心脏移植,每年给100多个家庭带去生的希望。2003年至今,已完成全国40%数量儿童心脏移植,引领中国儿童移植跨越式发展,分别创造亚洲最小年龄最低体重(3月龄4.25Kg)儿童心脏移植纪录和全球最高龄(76岁)心脏移植纪录……十年间成功完成600余例心脏移植,居全国第一。

超声影像科

诊断疑难重症的“福尔摩斯”

1961年,协和超声影像科建立。历经58年的建设和发展,该科在疾病诊断方面,一次次创新、突破诊断方法,更新、扩大诊断范围。近年来,该科稳居复旦超声医学专科排行榜前10。

全球首次胎心超声监测诞生于协和

1963年,王新房教授尝试用两个超声探头,一个连着孕妇心脏,一个连接胎儿心脏,得出两个快慢不一的波段,经过多次观察,终于监测到胎儿心跳反射。这一发现,改变国内外只能靠听、摸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的情况,对诊断早期妊娠、

确定胎儿存活等具有重大价值,很快在全国推广应用开。同年,王新房和同事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能和心电图、心音图同步显示的超声心动图仪。国际医学界公认,“这一技术应用领先国外整整40年,中国的王新房是胎心超声监测第一人!”王新房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获誉“中国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

用自己做实验,发明“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

上世纪60年代,王新房教授大胆采用双氧水进行心腔与大血管超声造影,以自己身体进行首例临床实验。历经3年

探索,发明了“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这一进展填补了国内空白,临床广泛应用。

中南地区胎儿先心病会诊中心

几十年的发展,协和超声科已成为中南地区胎儿先心病会诊中心:以胎儿心脏超声诊断为纽带,心外科、妇科、儿科、遗传咨询等多学科合作,提供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的“协和方案”,为胎儿先心病诊治给出科学的建议。目前,协和超声科还承担着2018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力争打造新一代超声影像设备与技术。

当今世界,不掌握核心科技,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会被别人勒住发展的咽喉。国家间竞争如此,医学的发展同样如是。三支优秀的医疗团队,无数闪光的科研成果,体现的是协和医院敢为医先,瞄准世界医学难题久久为功的勇气与实力,更是奋发图强,自觉打磨内功的责任与眼界。

近3年,协和共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其中6项千万级项目,在国内医疗机构中处于领先位置。连续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过百,全国医疗机构仅三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榜单中排名13名;近三年,共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0项,总数位居全省医疗机构第一;截至2018年10月,协和共授权专利7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连续三年居全省医疗机构第一。撰文 苏金妮 协宣

【编辑:金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