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委部署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 攻下最难的堡垒 啃下最硬的骨头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点,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适应新变化,实现新作为,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对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驾驭风险、跨越关口的能力检验,也是对全市党员干部担当尽责、攻坚克难的作风检验。

6月27日,武汉市委召开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化解、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只有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攻下最难的堡垒、啃下最硬的骨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会议提出,到2021年,要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重大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建成区主要湖泊实现全截污,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武汉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

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万亿元左右

围绕三大攻坚战会议提出系列目标

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不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推动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水、气、土等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要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70%以上

限定时间内完成南湖区域雨污管网混错接整改,全面消除建成区及军运会环境质量保障范围内的黑臭水体,并采取切实措施保障“长制久清”;尽快全面摸清全市建成区雨污管网混错接情况

今年底要实现全市行政单位、社区(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到60%、50%,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5%

·重大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建成区主要湖泊实现全截污

·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

取得阶段性成效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三大攻坚战已进入“后半程”,越往后挑战越多、难度越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对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武汉今年拿出15亿元用于高端人才引进

加快推进全域自主创新,实施“卡脖子”攻关工程,人才是关键。

会上,我市提出,每年拿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用于高端人才引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年,将拿出15亿元专项资金,引进全球高端人才在武汉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武汉市将依托现有基础,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下功夫,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改变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利局面作出贡献。这些重点领域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智能装备、地球空间信息、生命健康等。

会议要求,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扶持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形成围绕芯片的产业集群。同时,强化企业引才用才主体地位,靶向引进战略科技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

避免因反复开挖、重复施工造成财政资金浪费

在市政工程领域,全会提出,必须厉行节约,坚持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加强系统规划和综合统筹,避免因反复开挖、重复施工等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同时,要推进城投、地产、地铁等市属平台公司改革,积极引进外地战略投资者,探索土地等存量资产重组置换;完善扩大消费支持政策,全面复兴汉正街、江汉路等传统商贸街区,持续扩大消费,将武汉打造成国内市场枢纽。

实施企业纾困帮扶和新动能培育两大行动

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必须统筹做好“稳促调惠防保”各项工作。

全会提出,实施企业纾困帮扶和新动能培育两大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建立健全“企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机制,针对下行压力大的行业和相关龙头困难企业,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助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要鼓励传统行业加大技改力度,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扩大招商引资的视野,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国际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发展制高点。

推进长江融媒、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其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是关键一环。

会议提出,要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长江融媒、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新闻宣传、社科理论、文化文艺等阵地管理,构筑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铜墙铁壁。

┃精准脱贫┃

全会要求,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确保已脱贫人口持续稳定脱贫奔小康、贫困边缘人口不入贫,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造100个鲜明特色较高水平的美丽乡村

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当前,我市已完成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脱贫的目标任务。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效,会议要求,要坚持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推进贫困集中区域连片开发,抓好产业扶贫项目实效。

同时,会议要求,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创新市场主体参与方式,形成大扶贫格局;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坚决防止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

打造与城市无差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坚持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此次全会提出,要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深化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

会议要求,要推动新城区加快形成“一区一业、一乡一品”,打造一批具有汉派特色、全国影响的农业品牌;积极稳妥推进村塆合并,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打造与城市无差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全会提出目标:我市要全面完成示范片48个村环境整治,打造100个具有鲜明特色、较高水平和示范效应的美丽乡村。

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提升打好三大攻坚战效能

“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在全会报告中被多次强调。

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努力提升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效能,武汉市提出,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我市交通、城建、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发展市场化、社会化公共服务,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中高端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休闲设施,满足市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在污染防治领域,要坚持开放治理、市场化治理、社会化治理的思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让最一流的企业、最先进的技术、最高效的治理模式在武汉落地,形成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的市场化治理机制。

┃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全会强调,要抢抓改善环境的战略机遇期,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设美丽武汉。

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快完成雨污管网混错接整改

强力推进水体治理专项整治

尽快摸清全市建成区雨污管网混错接情况

全会要求,要把水污染防治摆在突出位置,既打持久战、又打歼灭战,在限定时间内,要加快完成南湖区域雨污管网混错接整改,全面消除建成区及军运会环境质量保障范围内的黑臭水体,采取切实措施保障“长制久清”;尽快全面摸清全市建成区雨污管网混错接情况。

会上,我市重申,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应急谋远相结合,坚持流域统筹、水岸同治、过程管理、源头治水,系统谋划治水工作,科学精准编制污水专项规划,做好做足水文章。

会议要求,大力实施水质提升工程,加快提升南湖、汤逊湖等湖泊水质,持续推进东湖、沙湖等水生态保护修复,强力整治黑臭水体,提高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能力。

今年底实现全市社区(村)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0%

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全会上,我市提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快建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机制,大力研究推动生活垃圾科学分类收集和处理,打好净土保卫战。

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底要实现全市行政单位、社区(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到60%、50%,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5%。

同时,要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好做法、好经验,引导居民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发挥源头减量作用,自觉保护居住环境。

环线内重点行业项目“只出不进”

污染物排放总量“只减不增”

打好蓝天保卫战,全会提出,今年要确保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7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会议要求,加快推进钢铁、石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排放污染等专项治理,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

会上,我市提出明确要求,要确保三环线内重点行业项目“只出不进”、污染物排放总量“只减不增”。

同时,加强对拆除施工、建筑土方施工和渣土运输环节的扬尘管控,重点强化夜间扬尘污染的监管执法。

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

【编辑:宗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