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青春献给麻风病防治事业, “90后”老夫妻感动90后小年轻

毛玉坚为卢德本佩戴党徽。记者黄琪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日讯  7月,为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武汉市卫生健康系统组织90后年轻党员走访90岁以上老党员,尤其是曾经工作在特殊岗位、一线岗位上的老党员,听他们讲入党初心、红色故事、精彩人生,接受心灵教育。

近日,当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的90后职工严碧涵、周倩洁等人走访该院退休党员卢德本、毛玉坚夫妇时,深深被二老的经历所打动。二老曾在武汉市麻风病院工作,在“麻风村”与病人朝夕相处,一位是药剂师,一位是护士长,不仅医治病人,还照料病人生活,将整个青春都献给了麻风病防治事业。

为动员病人入院 上门做家务

“如今你们年轻人很少听到麻风病,而在数十年前,它是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病人可能毁容、致残,此病具有传染性,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因此治疗此病的医护人员殊为不易。”武汉市卫生系统一位党员干部说。

毛玉坚老人小时候是孤儿,不记得自己的姓和生日,于是决定把7月1日党的生日作为自己的生日。成年后,在组织的安排下,她成为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的一名护士。“多亏组织,我才有这么好的工作。”毛玉坚说。

1952年,武汉市麻风病院成立,国家号召麻风病人隔离治疗,还帮病人解决后顾之忧。

“即使这样,动员麻风病人入院仍很困难。”毛玉坚说,“病人不愿意离开家人,担心家里少了劳动力,往往不配合,我们上门动员,甚至被轰出来。”

“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再难也要完成。”毛玉坚主动给病人送药上门,帮忙做家务,一来二去,病人被其感动,便答应随她入院。有一次,她带硚口区一位老年患者入院,一个弱女子扛起重重的行李,一直背到几十公里外的医院。

“心里有组织,不害怕传染”



上图二排中间为卢德本,下图一排左二为毛玉坚。其家人供图

上世纪50年代,医疗条件有限,医护人员并非没有传染风险。给病人护理时,毛玉坚要戴口罩、穿厚厚的隔离服。有一次,一位病人患骨髓炎腿部长了虫,毛玉坚就用镊子将小虫一个个拈出来。“虽然我当时只是20来岁的小姑娘,但心里有组织,并不害怕。”毛玉坚说。没有消毒设备,防护服就用高压锅消毒。

到70年代,毛玉坚仅戴一双手套,即使手套破了也坚持给病人敷药。“其实经过治疗,麻风病人已痊愈,没有传染性,只是他们因为畸残很难回归社会,值得同情。”毛玉坚说。

毛玉坚的丈夫卢德本今年92岁,退休前在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工作了34年,其中有20多年在麻风村先后任药剂师、负责人。他亲自为麻风病人调制药膏、送药,成为病人生活上的“管家”。在当时“与世隔绝”的花山“麻风病防治所康乐村”工作数年,病人都成了他的朋友。

如今,花山“麻风村”仍在,里面住着124位已愈村民,平均年龄75岁,“麻风村”环境宜人,医护人员精心照料,村民在此安度晚年,“麻风村”成了疗养院、长寿村。

福利房让给同事,从不向组织提要求

“目前武汉市已基本消除麻风病,第一批麻风病防治人员功不可没,两位老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一位老职工说,上世纪单位分福利房,两位老人将名额让给同事,一直没有住房,退休后和大女儿、女婿住在一起。

“卢老刚退休时,经常来院里指导后辈工作,当好传帮带,后来年纪大了,也积极参加单位的退休党员活动。”该院工作人员说。

前几年,由于卢德本出了车祸,行动不便,两人住进了东湖医院。在医院,做过护士长的毛玉坚也不闲着,时常和小护士交流护理心得,闲暇时到护士站转一转,看看熟悉的工作环境。

两位老人的经历让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花山住院部27岁的护师周倩洁感触颇深,她说:“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共产党人的那份纯粹,坚守和奉献是他们的初心,传承这份初心,则是我们皮防后辈的使命。”(记者黄琪 通讯员陈莉 罗志娟)

【编辑:朱曦东】

(作者:黄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