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在“寻访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精神”的路上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 长江日报记者踏上武汉长江大桥、长沙橘子洲头,爬上井冈山、娄山关、六盘山,走访兰考、南京、酒泉,寻访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感受新时代祖国大地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深受触动,获益良多……

井冈山茨坪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如今已是一座风景宜人的公园式山城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习近平总书记很喜爱毛泽东诗词,经常援引妙用他的诗词激励新时代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拼搏赶超、砥砺前行。

5月23日,长江日报创刊70年之日,本报启动“寻访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精神”大型采访活动,8路记者通过笔、镜头记录下毛泽东诗词中相关的地方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用心体悟毛泽东诗词中所展现的中国精神;用独特的视角讲述这些地方在中国精神的引领下发生的动听故事;感受新时代祖国大地的喜人变化,全程深受触动,获益良多。这里把记者们采访之余的心得体会、所思所悟集纳起来,刊发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第1路 武汉

创造精神

从一桥飞架南北,到大桥联接世界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东湖边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传诵大江南北。

作为一个武汉人,每次读到《水调歌头·游泳》,都感觉亲切又热血澎湃。熟悉,来自于词中的武昌鱼、万里长江、龟山蛇山、长江大桥。它们贯穿在武汉人的生活里,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热血澎湃,来自于词中的豪迈气概。万里长江波澜壮阔,任我乘风破浪,激流勇进,举目远眺,荆楚大地一片舒展。古人视长江为“天堑”,但我们能在此之上架起桥梁,让“天堑”也变“通途”。这豪迈气概,源于不畏艰难的勇气、建设山河的自信,它们正是“创造精神”的内核。

几天的寻访,我听到很多关于“创造”的故事。

中铁大桥局,就是当年为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组建而成的,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唯一一家集桥梁科学研究、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机械制造四位一体的大型工程公司,“武汉造”的突出代表。中铁大桥局原副总工程师刘长元清楚记得当年大桥建设时如火如荼的场景。这座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大桥,凝聚着无数武汉人的汗水。

在大批建桥专家看来,在当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一桥飞架南北”的气势正是中国人民勤劳、创造精神的最好体现。刘长元认为,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我国在长江各处修建大桥积累了成功经验,培养造就了大批建桥骨干。

“当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最大的吊船一次也只能吊起75吨重量,而到武汉长江二桥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吊船已经可以吊起3000吨重量。”刘长元有些兴奋地说,去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我国自主建设的桥梁实现了从跨河、跨江到跨海逐级飞跃,已建成的梁桥、拱桥、斜拉桥的最大跨径,均居世界同类桥梁前列,“的确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目前,世界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这些世界级桥梁中,“武汉造”桥梁占半壁江山。

在光谷,拉出了中国第一根实用光纤,现在是中国的光电子产业基地。布局武汉的国家五大产业基地,承载着民族使命,创新不止,正在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邓小龙)

第2路 长沙

爱国精神

15岁师范女生立志教育报国

橘子洲头,湘江烟波浩渺,青年毛泽东胸像雕塑屹立于此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25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的发问振聋发聩。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大批有志青年激起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担起国家命运的重任,汇入变革社会的洪潮。

回望历史,天翻地覆。94年后,我们为了追寻答案踏上长沙的土地。

一下高铁站,就能感受到“长沙速度”:市内交通通达,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悬浮实现了高铁与航空无缝对接;长沙市内高楼鳞次栉比,第一高楼国金中心也成了网红“打卡”地标。这座山水洲城正极速发展,但红色印记依然浓烈。我们听到、见到、感受到的,是在现代化外壳包裹下,长沙的红色爱国底色,以及深深根植于长沙人心中的红色基因,特别是对于新时代的湖南青年而言,爱国精神一直根植在心。

预约在橘子洲上党课的长沙市委党校副教授杨丽时,突如其来下起阵雨,问她是否方便改期,她非常笃定:“风雨无阻,下再大的雨也要去。”在湖南一师,15岁的师范生李诗琳立志毕业后回家乡娄底做一名乡村教师,立志教育报国,“将来要教育好更多祖国未来的花朵,这才是爱国”,瘦小的她说出充满力量的话语让人震撼;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及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后的颜旭博士立志投身环保科研,她说,“向重金属污染宣战,我们要站在国家和行业最需要的地方。国家关心什么,我们就要关注什么;企业急需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这群人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砥砺前行,为国之重器攻坚克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当我们坐上返程的火车时,再次回想起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提问时,想起了他的另一句著名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第3路  井冈山

担当精神

井冈翠竹深深扎进了我心里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青青翠竹,铺满千里深山;层层薄雾,笼罩万重井冈。初上井冈山,必经蜿蜒盘旋的环山公路,透过车窗,一道道绿色屏障扑面迎来。

在烈士陵园,前来瞻仰吊唁的群众络绎不绝,“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士英名录”上镌刻着15744个名字,另一块白璧无瑕的无字碑更令人感叹,悼念着血染青山却不知魂归何处的三万多无名英烈忠魂。走入陵园里的每个人都神色凝重,步履缓慢,体会到“信仰如磐,则使命如山”的英雄担当之重。

从茨坪乘车前往茅坪乡神山村,要开上一个小时,进入村里的小路在去年拓宽到5米,还铺上了沥青,村民告诉我,“小路拓宽后,旅游大巴也能开到村子里。”

山脉蜿蜒起伏,河流穿过村落,从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神山村开始,曾经无人知晓的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神山村也成为脱贫摘帽样板村。

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村里时,村民胡玉保正在山坡上,忙着给自家黄桃挨个套袋,“7月底就能大丰收,很甜的!”山坡下,成片的茶叶树在云雾之间透出生气,阳光照射下显得绿意盎然,村子如画般美丽,致富的蓝图初现规模。

在村民彭夏英家简陋的客厅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她家亲切交流的照片被放大了挂在墙上,隔着照片喜悦祥和扑面而来。

彭夏英家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这位身形瘦弱的女人始终表现硬气。在村里推进“消灭撂荒土地,消灭危旧土坯房”行动中,她带头拆除了自家的土坯杂房,还主动拆除了牛栏、厕所;在村里评审低保时,她拒绝了:“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彭夏英夫妻俩拿出了建房的积蓄,开起神山村第一家农家乐,生意红火。彭夏英和丈夫还开起特产小卖部,出售自家制作的果干、茶叶、笋干。现在,彭夏英家参与村里黄桃、茶叶合作社能拿到固定分红,加上销售土特产等收入,生活越来越好。去年,彭夏英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并当选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脱贫之余,彭夏英还将开办农家乐的经验传授给乡亲,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第4路  娄山关

乐观精神

村民走出大山学会用马桶

娄山关 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娄山关是由大尖山和小尖山相对锁峙形成的自然隘口。84年前,穿隘口而过的川黔公路宽不过两三米。从上世纪70年代后逐渐拓宽,两辆小车可会车。站在关口抬眼望,大小尖山峰岭摩天,峭壁绝立。

每天,81岁的肖开基都要走上娄山关为人们义务讲解红军长征的故事。306级台阶,上上下下,他走了27年。

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大小尖山,肖开基指引我们看沿路的战壕。“只要我走得动,我会义务讲下去!我把这些真实的战斗场景、红军故事讲给大家听,是对牺牲的英烈最好的告慰,也让大家知道,当年长征有多难,我们都闯过来了!”

上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草王坝千百年来的无水困境,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支书黄大发带领当地百姓修渠,历经多次挫折失败后,水渠于1995年春通村,彻底结束了当地“滴水贵如油”的历史。黄大发绝壁凿渠36载被誉为“现代愚公”。如今,不再需要“愚公”徒手凿壁,现代化高效机械加持,开山拓土,辟出新天地。2015年底,贵州成为中国第九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更多的“雄关”是普通老百姓脚踏实地踩过去的。遵义市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白龙社区,45岁的胡会美说,“以前住在半山腰,走到镇上要3个小时。婆婆病了,要喊人用滑杆抬出来。刚开始连电视、热水器、马桶都不会用,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和爱人都有工作了,家里收入也稳定了。”她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仿佛能照亮世界。

搬到白龙社区后,他们当上了老板。“收入比打工的时候少一些,操心多一些,但是自己创业了,感觉更有奔头。”

从《忆秦娥·娄山关》的长征,到新时代的中国梦,总有一种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相信“开山”的可能。

(长江日报记者孙珺)

第5路  六盘山

进取精神

难忘六盘山上重走长征路的张老师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六盘山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长江日报记者这次爬了六盘山,深深体味到什么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当地有一位叫张国勤的老师,有着三重身份:他长期担任当地文化馆领导,参与过六盘山长征纪念馆的筹备工作;他是文化部授予的保护“非遗”先进个人,战斗在当地文化脱贫的第一线;他还是一个长征战士,2000年,他骑着摩托车孤身重走长征路,总行程2.24万公里,历时376天,走访了500多个长征遗址和纪念地,拍摄了360多卷胶卷,录制了60多盘录像带。

在约定的日子,张国勤与记者一同登上六盘山。他讲自己的长征故事:当时筹建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设施,布展的任务交给他,可是他手头的资料太少,于是萌生了重走长征路、搜集长征史料的念头。为此他思考、准备了几年,把早年收藏的名人字画全部低价卖出。

2000年5月13日,张国勤出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等部门的多位领导到场送行,银川摩托车协会的摩托车队为他开道护送。他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线路逆向行进,由延安直奔瑞金,为了节省时间,他常常晚上赶路,留出白天时间采访、拍照、录像,到当地宣传部、党史办收集资料,请知情人介绍历史情况,确定下一个目标。

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就在今年,他又第二次重走长征路,这次是利用飞机、高铁、小车,一个电影摄制组跟着他。他去了当年重点寻访的那些地点,还找到了一些当年帮助过他的人;曾经是萍水相逢,如今则是跋山涉水来相见,大家既惊喜又感慨。

当问到:如何理解“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张国勤不假思索:“前进才是回家的路。这句话概括了一路上所有的苦难、所有的牺牲,寄托了所有的理想。”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第6路  南京

自信精神

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

南京长江大桥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老战士王俊堂,19岁就放下锄头拿起枪,一路跟着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役,战争结束后,经培训成为南京军区的一名空军飞行员,后来由于身体不适停飞,转至其他岗位,61岁退休。

2019年6月,记者来到南京,在南京市鼓楼区军休一所,见到已是91岁高龄的王俊堂。

王俊堂说,1947年解放军来到他的家乡山东堂邑县,把他从被压迫的生活里解放出来,他入党参军,从群众变党员,从农民变军人,这种转变改写了他的人生,让他灰暗的人生有了颜色,给了他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参加渡江战役时,王俊堂是一名普通战士。1949年2月到4月,他随部队驻扎在安徽无为县,为渡江做战前准备。村民把渔船送给部队练习,部队组织大家先在旱地上练划船动作,再到河里去划船,短短一个月下来,他就学会了划船和游泳,从“旱鸭子”变“水鸭子”。

“从入党开始,我就很有信心,坚信共产党必胜,解放军必胜,国民党必败。因为共产党把田地分给了我们,不把国民党军队打败,不解放全中国,我们就不能保卫自己的田地、家乡,所以我们一定要胜利。”

“国民党号称有70万大军固守千里江防,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信心从哪来?”

“信心源自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虽然当时条件很艰苦,但我们什么都不缺。因为我们需要什么,群众送什么,给我们送吃的、武器、弹药,将受伤的战士送医。”

王俊堂还讲了这样几件事,说明民心向党。他的鞋鞋底是猪皮做的,南方天天下雨,路一湿就打滑,老乡看到了,就给他们送来很多草鞋,他套着草鞋穿,走路就稳当了。有的老乡则给泥泞的山路撒上一层稻糠,方便部队赶路。还有很多山东老乡跟着他们一路从北到南,在后面支援部队,不少人后来就留在了安徽、浙江。

战争结束后,王俊堂经过培训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由于高强度训练,旧疾复发,得了严重的腹膜炎,腹部积水严重。有时半夜疼醒了,他就给自己打气:以前打仗那么苦都赢了,现在这点痛算什么。他也常常教育子女,要有自信的人生态度,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长江日报记者华智超)

第7路 兰考

奋斗精神

从“焦桐”中获得精神力量

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1964年,焦裕禄书记文章《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的小标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命题,在兰考一直不断生动实践着。

半个多世纪前,焦裕禄当年踏上兰考的土地,面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风沙,他带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出“扎针、贴药膏”治理沙丘的有效办法,发动群众广泛植树造林,并亲手种下一棵泡桐树。

半个多世纪后,长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外的“焦桐”承载着焦裕禄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驱动很多人改变了很多事。77岁的老人魏善民,义务守护大树48年。泡桐树属于速生树种,通常只有二三十年的寿命,但在魏善民的精心照料下,52岁的“焦桐”依旧郁郁葱葱。

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学习焦裕禄的“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嘱托,领着村干部撸起袖子干。2018年张庄人均收入达到11600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还要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4年的207户缩减到12户。2017年3月27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成为河南省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

兰考之行,我们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与此同时,长江日报记者作为普通群众的一员,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中获得了深厚的精神力量。

(长江日报记者戴旻阳)

第8路  酒泉

梦想精神

梦想在实干中都得以实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 长江日报记者肖僖 摄

静静的弱水河,穿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蜿蜒流淌;笔直的戈壁滩公路,不断向远方的天际线延伸,雄浑壮阔……

从神舟五号发射开始,直到神舟十号,长江日报记者每次都会从武汉前往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每次来到这座航天城心情都十分的激动。

今年6月6日这天,长江日报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登上了曾经发射“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架。环顾万里晴空和茫茫戈壁滩,感慨万千。中国人就是从这里,拉开了进入太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序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之所以选择在这一天,就是因为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成就。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位军旅作家叫张立新,她是一位风风火火的“女汉子”。张立新对毛泽东诗词有着很深的研究。

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搭载着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飞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那一刻,大家都想起了毛泽东著名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里的名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十分巧合的是,“神五”飞天这一年,距离毛泽东1965年写这首词,刚好过去了“三十八年”,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也是出生于1965年,而杨利伟飞向太空这年也正好38岁。所有这一切,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令我们浮想联翩。

张立新说:毛泽东的梦想,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实干中,都得以实现,诗词中“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豪言壮语变为现实,神舟飞船已经11次飞天,“蛟龙号”已经潜入大海的深处进行探险。

毛泽东这首词的开篇就写道:“久有凌云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充满了对飞天的向往。嫦娥奔月,万户飞天,鲲鹏展翅,扶摇万里……无数的神话故事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飞天的美丽。

(长江日报记者蔡早勤)

(统筹:陈丹 刘功虎 张斌)

【编辑:付豪】

(作者:刘嘉 邓小龙 汪甦 刘晨玮 孙珺 李煦 华智超 戴旻阳 蔡早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