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子欣面前照照传播伦理丨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

杭州淳安9岁女童章子欣事件进入了最后的真相查验阶段。然而,无论真相如何被呈现,这个9岁孩子鲜活的生命也无可挽回。

可以预料,她的家人,包括与走失直接相关的爷爷奶奶、遭受巨创的父母亲人,在平静下来之后,会陷入怎样巨大的自责和痛苦中,而这种痛苦或许会伴随终身。

章子欣事件,是一个偶然的个体悲剧。单就从传播性来说,从她被拐走、失踪、拐走二人自杀,发现疑似遗体到确认死亡的整个过程,具有神秘色彩和可猜测空间,也就具有了可演绎、可捕获的猎奇性。

具有猎奇色彩的真实事件,对媒体传播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

传播的对象是一个生死未知的女童,以及遭遇悲剧的家人,传播是否应当控制在不引起舆论次生伤害的尺度内。

传播的事件又是一个有着巨大想像空间的事件,呈现的线索足以“加工”成一个高传播度的猎奇故事。

传播的热点又是一个具有全网关注的事情,一举一动都具有超高流量,可以说就是一面巨大的流量瀑布。

这对所有具有传播功能的机构来说,是考验,也是一面镜子。

是释放流量欲望,还是坚守传播伦理?是演绎一个故事,还是从真相出发,去往更深沉的人文关怀?

从章子欣失踪后的传播走势来看,先后出现过“爷爷重男轻女放走孙女说”“爷爷图财轻信骗子说”“母亲离婚导演失踪事件说”“父亲对婚姻及女儿漠视说”,以及甚嚣尘上的“阴婚说”“献祭说”等等。

各种“说”,不见实证和采访,更不要说对偶然悲剧后面的社会问题的追问,可见的是推断、演绎和快。

追索真相,是舆论的天然取向,也是新闻的天职。然而,追索什么样的真相,如何追索真相,新闻传播早有定论。没有实证及采访,仅凭线索臆想出来的种种“说”,不在追索真相范畴。某自媒体千万大号,甚至发布了一篇《杭州失踪女童尸体找到了,整个事件令人不寒而栗》的文章,“脑补”了事件若干情节和可能性,传播甚广。

设身处地,假如我们是章子欣的家人,或是还在世界某个角落的章子欣,在面对这些想像中的“揭秘”,会有怎样加倍的痛苦,会不会因之造成今后人生上的阴影,从而改变人生走向,实在不可评估,只能说从常情看,这突破了底线。

在互联网舆论空间,机构媒体是媒体,自媒体也是媒体。章子欣死亡消息尚未确认时,百度新闻曾因“急切”地以章父名义发布一条表示哀悼的消息,遭到谴责。然而,百度的“抢发”是明抢,又有多少媒体的“抢发”是暗抢?对照章子欣事件,更多媒体不妨检视一下自己的作为及新闻伦理,重温一下追索真相的原则和目的,这在流量席卷的舆论空间,在热点和焦点事件越来越集中时,是一种定力,一种操守,也是必将逐渐清晰的底线。

【编辑:谢源】


(作者:鲁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