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领导干部都是“新闻发言人”丨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 邢帆

今年3月,河南一学校扩建宿舍,却买到了“一捏就碎”的假水泥。近日,山东枣庄相关部门到该学校取样调查,当在场的央视记者追问台儿庄区市场监管局干部时,这名干部却只动嘴不发出声音,说起了“唇语”,引得舆论哗然。7月28日,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该干部已被停职检查。

面对媒体镜头,这名干部先是表态“不会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最后被记者追问下,竟用了这一匪夷所思的回答方式。这名干部无意回答记者问题,当然也不是在进行一场舆论公关,他在镜头前的“表现”,更像是张皇无措下的应激反应。

我们很难根据简短的镜头,判断这名干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但他拒绝在媒体面前表态,回避记者追问,甚至害怕媒体镜头以至于做出“哑语表演”,这是同媒体打交道能力不足的表现。

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领导干部6个方面的能力之一。其他5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与这些能力并提,表明它不是一般的能力,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能力,而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是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很多单位部门都设置了新闻发言人,也有的部门把与媒体沟通的职责放在了办公室。但这不意味着同媒体打交道只是新闻发言人的事,只是办公室的事,非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就应该三缄其口。事实上,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所有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接受群众监督、增进社会沟通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领导干部善于同媒体打交道,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镜头就是关注。干部开展工作,要时时感知感受到媒体存在,适应并习惯于在关注下说话做事,保持面对媒体的那种紧张感。领导干部如果时刻意识到自己应以怎样的状态开展工作,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所树立的形象,在群众中产生的影响,就不会害怕媒体镜头,更不会在没有任何事先告知、提前准备的情况下,在媒体镜头面前慌了手脚。

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还原真相,面对具体问题,媒体通过报道行使舆论监督功能,这不是“找茬”。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正确认识媒体、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是题中之义。这次问题水泥事件,那位面对镜头只动嘴不发声的干部,表现上似乎是不善于面对媒体,不愿回应媒体追问,说到底其实是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的意识欠缺。

需要指出的是,害怕镜头、躲避媒体,或者应付媒体、忽悠媒体,不愿、不屑跟媒体相处,固然是同媒体打交道能力不强的体现;那种在镜头面前高度自信,侃侃而谈,但言不由衷、套话空话连篇,这是舆论公关伎俩,也不是同媒体打交道的领导干部能力。

人人都有麦克风,一个手机就是一个传播平台,一张照片、一段小视频就是一个“报道”,每个人都成了潜在的“媒体”。因此,同媒体打交道的场景也不再限于新闻发布会,或者记者的镜头、话筒,而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面对媒体镜头,从本质上说,就是面对“镜头”背后千千万万双眼睛。同媒体打交道,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同群众打交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在群众的监督下行使职权,在“透明”的状态中工作。

【编辑:李智恒】

(作者:邢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