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90后”教师3年带出世界奥数冠军,同事:发际线变化能看出他的努力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31日讯(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刘江华)参加工作才5年、成为奥数教练仅3年,所带的学生袁祉祯就荣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金牌——武钢三中“90后”教师邓晓创造了一个奇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他取得成功的唯一“秘诀”。

武钢三中“90后”奥数教练邓晓 学校供图

“其实没什么值得说的,学校太多老师比我更敬业,比我有才华。”邓晓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是2014年进入武钢三中当数学老师的,2016年成为学校专职奥数教练,目的是提升自己的数学修养和教学水平。

竞赛班数学小组的奥数课内容比较多,安排在平时的下午和晚上以及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则开展集训。普通高中老师带完一届学生,3年后有一个假期可以休息,身为奥数教练的邓晓却连这样的“福利”都没有——3年之后又3年,他送完一届学生又无缝衔接下一届。

在带竞赛的第一年,邓晓把午休和晚上下班后的所有空余时间都利用起来,向前辈和同事请教工作经验,自学奥数教程,给学生精心备课,经常熬夜到转钟。同事调侃说:“邓老师的努力程度,从他这几年的发际线变化就能看出来。”

邓晓和他的学生、获得国际奥数金牌的袁祉祯 学校供图

邓晓表示,他的快速成长与武钢三中厚重的竞赛底蕴分不开:前有钱展望老师这样的“数学大牛”激励自己;日常教学中还可以向金牌教练岑爱国请教,和奥数教练陈春等同事一起讨论交流……

刚刚获得IMO金牌的袁祉祯说,他第一个想感谢的人就是教练邓晓:“他真的很努力,不会做的题他都会问我。”实际上,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到高二下学期以后,搞数学竞赛的学生做题水平超过教练很正常。年轻的邓晓跟学生们的关系亦师亦友,他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难题,在他们追逐梦想的旅途中给予全程陪伴和关怀,哪位学生有了松懈情绪,也会招来邓晓严肃又及时的批评。

除了指导学生做奥数题,邓晓还承担了给他们做心理疏导的重任。袁祉祯在国家队的选拔考试中,第一轮发挥不理想,邓晓帮他及时调整心态,总结问题,后来,孩子顶着巨大的压力成功逆袭,入选国家队。

做一名奥数教练比当一名普通数学教师更辛苦,但邓晓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3年里,我有幸帮助了这些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自身的数学观点、数学认识也获得了很大提升。今后,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付豪】

(作者:郭丽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