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物·//明朝人的袖子

    文/寇研

崇祯皇帝

    大明王朝开国前夕,朱元璋放言:“元氏废弃礼教,因循百年,而中国之礼变易几尽。朕即位以来,夙夜不忘,思有以振举之,以洗污染之习。”这段话的意思无非是埋汰元朝,说这个外来民族搞乱了中原大地的传统礼制,现在他决定拨乱反正,“洗污染之习”了。

    明太祖马不停蹄制定了一系列规矩。在组织人马编撰的50卷《大明集礼》中,他不仅包办了老百姓的洗剪吹,还核定了吉礼、嘉礼、宾礼等各种礼制,甚至不同社会地位之人的居所面积、酒杯规格乃至什么人才能戴斗笠等等都有详细规定。

    礼制改革当然也离不开服饰。在明太祖的规矩中,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须按照规定来穿戴。士大夫、乐工、士庶、士庶妻等人的日常衣饰、修饰都有明文规定。简言之,什么人穿什么衣服。这等于是把等级披挂在身,你是天蝎座还是处女座未必一眼能看出,但你所属的社会阶层,却是实实在在有明码标注的。

    因明太祖“替天行道”造反的对象是元朝这样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所以在服饰改革上,明太祖还要刻意纠正的一个“污染之习”便是,士大夫的衣袖。

    单从服饰角度看,衣袖只是古人袍服的一部分,但古代士大夫的衣袖,却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一个特别的角色。简言之,袖子的宽窄关乎汉族社会的等级乃至权力。从商周起,“大袖一直是历朝历代祫祭所服的标配结构”,祭祀既是一种贵族统治的政治行为,也和儒家思想息息相关,因之,“大袖”自然而然纳入“礼”的系统、贵族服饰手册中。相反,窄袖则和体力劳动者相关,这自然因为实用性。比如古装剧中,杀手的衣袖总是仅仅缚在胳膊,而杀手的主子往往宽袍大袖。

    大小袖的等级之分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但紧跟而来的民族大融合冲击了这种大袖时尚。原因不难理解,那些动不动驰骋草原的马上民族,肯定是嫌大袖累赘的。唐王朝的建立,因了自身的血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胡服风尚”,相应的,当时的“官绅时尚由大袖变为小袖”。但到了宋朝,官方重新秉承“秦汉袖制”,重又加强了袖子和官制、礼制的关联。再到元朝,又一个马上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浓厚的蒙古色彩,自然便有了明太祖痛心疾首数落的“元氏废弃礼教”云云。

    明朝官方规定,“庶人长衣,去地五寸,袖长过手六寸,袖椿广一尺,袖口五寸。”而文武官公服,“盘领右衽袍,用纻丝或纱罗绢,袖宽三尺……”士绅的大袖时尚重新回到了中原,回到了“礼”。据载,明太祖在位31年中,仅服饰制度,就进行了十几次的修订、增补,一步步将百姓牢牢捆在他所属的等级中,以“满足儒家思想和汉族血统的需求”。由此可见,从商周到秦汉到魏晋再到隋唐、宋元乃至明王朝,士大夫袍服及袖子宽窄的变化,着实和统治者的民族背景紧密相关。

    但到了明朝末年,大袖时尚又有了新的动向。崇祯皇帝接手的王朝,外忧内患,已是一只到处漏水的舟子。东北关外满州军虎视眈眈,中原大地李自成、张献忠率领下的“流寇”四处肆虐。若要堵住这些不断漏水的破洞,就得不断往外掏钱、打仗。

    崇祯皇帝因为少年经历,在钱这事上天生没有安全感。一有大臣请求他出“内帑”充军饷,他的心就要滴血。崇祯天天为钱操心,变着花样攒钱。事实证明,不仅统治者的民族背景会影响袖子时尚,统治者的性情也会。崇祯帝一会儿怂恿贵族捐款,一会儿组织后宫妃嫔、宫女纺线,后来为了节省绸布开支,又“下令袍服大袖一律只留一尺五寸”,并将之“定为天下共式”。

            从“三尺”到“一尺五寸”,崇祯帝裁窄了士大夫的袖子,省了绸布……诸如此类,功夫不负有心人,崇祯帝的“内帑”中,仅白银就攒下了3700多万两,还不算那不计其数的珠宝首饰,后来李自成足足装了四十多车才运完。

寇研

寇研 作家,出版了《思奔》《上官婉儿和她的大唐》等作品多部。【编辑:袁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