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善其身· / /那些路边摊没有告诉你的事

    文/陈琰娇

《人行道王国》

    人行道上的路边摊也值得花好几年的时间去研究吗?

    这可能是拿起《人行道王国》的第一个疑问。作者普林斯顿大学现任社会学系系主任米切尔·邓奈尔表示,当然值得研究,并且研究起来难度系数还很高。他在上世纪90年代对纽约格林尼治村第六大道上的摊贩进行了长达5年的参与式观察,数易其稿,才最终写成了这本《人行道王国》。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简·雅各布斯就在其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谈到了人行道的问题,她发现在人行道上总有一些公共人物,他们就像“街上的眼睛”,能让陌生人之间产生安全感。雅各布斯的著作给此后的城市理论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样是对格林尼治村的观察,40年之后米切尔却发现了新的问题:在第六大道上出现了一个边缘化的贫穷黑人群体,他们虽然在这里有相对稳定的谋生途径,也有像哈基姆这样的公共人物(他拥有本科学位,曾经工作过,后主动放弃体制内生活来到第六大道摆摊卖书),但却并不能带来“安全感”,还和社区、城市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由此,作者开始了他的研究,他想知道这几十年里人行道上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对边缘群体的研究交织着阶级、种族、性别、伦理等诸多问题,米切尔的白人身份更是让这种跨阶层的理解难上加难。但最值得注意的也恰恰在这里,作者花费许多时间进入人行道,参与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是为了寻求一种可操作的批判或结论,他的目的就是让问题变得更难更复杂,然后再去分析问题到底“难”在哪儿。一方面,这些在人行道上生活的无家可归者,有他们的艰辛、勤勉和困境,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方式也的确给公共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而这种困扰本身,也很难说不是社会带给他们的诸多不公的一种回馈。

    《人行道王国》是典型的芝加哥学派作品,强调亲身研究当地社区,客观描述现象,问题仍留给读者。正是作者因为非常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所以你甚至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部纪录片来看,比如米切尔对录音的对话分析就完全可以看作是社会学的拉片——两个人的对话之间是否有停顿、停顿时间的长短及其所暗示出的对话者关系,堪比电影中的景别之分。

    这种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让我想起另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不按要求使用或破坏公共设施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尴尬问题:精心培育的草坪,很快就被走出“内部路线”;好好的垃圾桶盖,转眼成了路边下棋、打牌的桌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家不按套路出牌呢?用“没素质”就能解释全部吗?带着这样的疑惑,一位青年设计师对某区域公共设施使用状况做了一个跟踪调查。结果他发现,除了极少数恶意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使用者对公共设施进行的“改造”:草坪里的路与规划路线相比,前者往往更符合行走的需求;垃圾桶盖变桌子,则是因为设计者忽略了居民在该区域内的休闲需求。

    尽管我们的生活里并没有米切尔笔下那样的人行道困境,但偶尔也会有最帅乞丐犀利哥、博学流浪汉沈先生这样的“流浪明星”。只不过与其说是流浪明星,不如说是流量明星,蜂拥而至的人群带来的并不是理解与思考,而是密密麻麻的镜头。在镜头里,他们与打卡者一起成为了奇特的都市景观,另一种生活可能带来的反思,转瞬即逝。

    虽然两国的街道生活状况大不相同,但米切尔对路边摊的研究也还是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尽管我们不会像社会学家一样耗费数年钻研一个问题,但至少可以学着在面对一种现象或一个事件时,先试着去分析问题到底难在哪儿。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对生活的思考,不止步于流量而已。

陈琰娇

    陈琰娇 北师大文学院博士后,从事文化研究和电影批评。【编辑:袁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