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大道百年钟楼停摆多年已封闭,业主单位回应:修过多次,难在找配件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9日讯(记者汪洋 杨荣峰)武昌区临江大道百年钟楼上的大钟停摆多年,网友呼吁让钟楼“活”起来,恢复报时功能。9日,长江日报11版发布追踪报道《让钟楼“活”起来,谁说了算》,引发市民持续关注。

9日下午,在《这里是武汉》24小时直播中,长江日报走进大楼内部,进一步“探秘”钟楼。

钟楼区域已封闭,大钟停摆了。记者汪洋摄

内部“探秘”:业主方已将钟楼区域封闭

9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走进大楼内部“探秘”,通过直播镜头向网友展示原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内部风貌。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大楼入口处的墙壁上嵌刻着一块石牌,告知市民,此大楼于2008年被列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走进大楼内部,一楼大厅正在进行公益美术展。

大楼使用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此前出资对大楼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如今大楼作为非盈利性的美术馆使用,成立了“大家当代艺术中心”。

沿着木质台阶的楼梯拾级而上,记者来到三楼,在面向长江一侧的阳台上,记者看到了钟楼的侧面。钟楼作为原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的一部分,但多年来已经停摆了。因为通往钟楼的木质楼梯多年未修缮,出于安全考虑,业主方封闭了该大楼的钟楼区域。

“自从我们进入这栋大楼,我们就一直希望钟楼的大钟能再次响起来,也多次向业主单位提过建议,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如果要修复钟楼,首先需要文物主管单位以及业主单位批准,要能找到匹配的零件,此外,还涉及维修的经费问题。

记者汪洋摄

业主单位回应:修过多次又坏了,维修主要难在找配件

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钟楼业主单位武汉建工富强置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关注到长江日报连日刊发的相关报道。

“我们很理解网友的心情,但我们曾经修过多次,都没能修好。”该负责人说,要让大钟重新动起来,只能更换配件,但因为这座钟实在太老,尝试过多次,没有找到合适的配件。

该负责人说,武汉建工富强置业公司于2000年接手原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成为产权单位,当时就有群众提出诉求,希望钟楼能再次动起来。公司为此也多次请人维修,但是每次修好没多久,一遇到打雷天气,就又坏了。

“这个钟楼的时间太长了,只能换配件,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配件。”

该负责人说,大钟是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从英国进口的,目前要修复大钟,“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找不到当时的配件。”

市文化和旅游局:钟楼应由业主、使用方修缮

长江日报记者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该规定还提到,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应当报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作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资产是国家所有,但不是国家直接管理,属于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

记者汪洋摄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临江大道上的这座钟楼应由业主和使用单位进行修缮。按照流程,业主单位先要找到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拿出修缮设计方案,然后报给省文保主管部门批准,之后实施修缮。

武汉建工富强置业公司称找不到配件,该怎么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武汉市有修复江汉关钟楼的经验,这方面不乏很专业的企业,修钟的技术应该不是问题,费用也不会很贵。”

百年钟楼见证武汉近代民族企业发展

市民期盼钟声再响

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百年钟楼上的大钟停摆多年,该不该恢复报时?长江日报的报道引发众多市民关注。不少市民好奇:这座钟楼到底有何故事?

记者检索历史资料发现,这座百年钟楼上的大钟,建于1919年,曾是武昌第一纱厂的办公楼,曾见证了武汉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是武汉乃至湖北纺织工业的缩影。

“还未来得及细品其穿越百年的钟声,她就已经垂下了历史的目光”“钟楼屹立百年,却在我们这代人手中闭上了眼睛”“武汉关的大钟,失去了对岸百年钟楼的陪伴,会不会更加寂寞”……长江日报报道武昌临江大道百年钟楼的大钟停摆后,众多市民感到惋惜。

长江日报记者检索历史资料了解到,这座钟楼建于1919年,原是武昌第一纱厂的办公楼。其由当时著名的景明洋行设计、汉协胜营造厂建造,为三层混合结构,外观造型严谨对称,又富于形体和线型变化,多处饰以曲线,两端侧部做半圆形牌面,无处不散发着“新巴洛克”文化风格。

公开资料显示,钟楼的诞生见证了武汉近代民族纺织业的发展。武昌第一纱厂在鼎盛时期,设纺、织两厂,拥有纱锭8万枚、布机1200台、工人8000名,是当时华中最大的纺织厂。在武昌第一纱厂之后,武昌又相继开办了许多民营纺织厂,到1926年,武汉便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纺织业中心之一。 

建国后,钟楼成为武汉市第六棉纺厂办公楼,当时,武汉将钟楼视为国家财富和文化遗产加以重视和保护,按大楼的原貌进行了多次修复。1999年,武汉第六棉纺厂破产倒闭,旧址被武建集团买下改建“蓝湾俊园”小区。厂房虽被拆,但这座钟楼却保留了下来。

而后,一家企业买下该钟楼。这家企业接手钟楼的时候,满目疮痍,楼内到处堆的都是杂物,地下管网破损严重,墙壁石灰大块剥落。经过三年的精雕细琢维修后,钟楼重新开放,与江汉关钟楼隔江相望。

“百年钟楼虽然健在,但钟楼的大钟,却停摆了,着实可惜,希望能尽快修复。”采访中,市民们纷纷期盼,钟楼能重新响起钟声。

相关链接

临江大道百年钟楼停摆多年,该不该恢复报时?

临江大道百年钟楼停摆多年,网友盼它“复活”,使用方说……

【编辑:刘思】

(作者:汪洋 杨荣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