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大这位讲师30年不评职称,“站好三尺讲台比什么都重要”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3日讯(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王潇潇)19岁的杨汉文从助教到讲师用了5年,而在讲师岗位上却30年一动不动,今年55岁的杨汉文被华中科大学生誉为华中科技大学最牛讲师之一。在杨汉文看来,大学老师首要任务是把三尺讲台站好。

第一次上课就决心“站好三尺讲台”

1983年,年仅19岁的杨汉文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建筑力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城市建设学院(2000年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担任高等数学和理论力学课程的老师。

“除了一个学生外,班上学生都比自己年纪大。”杨汉文向长江日报记者回忆,虽然自己是个很小的老师,但讲台下的学生都很尊重他,第一次站上讲台他就觉得只有把书教好,站好三尺讲台才能对得起老师这个职业,才能对得起这份尊重。

1985年,23岁的段纪成从清华大学力学专业毕业后也分配到了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杨汉文一个教研室。段纪成觉得杨汉文的追求有些特别,不追求职称,但力学水平很高,说的最多的是“把三尺讲台站好”。早已是副教授的段纪成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那时杨汉文老师不仅课上得好,还能教学生做很难的力学题目。“记得一个关于轮胎的力学计算问题,我做不出来,杨老师能做出来,当时内心很佩服他。”

1987年,杨汉文到东南大学生物力学专业读研究生,毕业后回校继续当老师。2000年院校合并后一直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系,先后教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以及工程力学实验等课程。

在杨汉文看来,力学独特的优势在于学生将来工作或者深造的选择自由度大,兼容性非常强。比如土木、机械、船海、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电力等全都需要力学专业的人才。改革开放40年来,作出巨大贡献、巨大成果的专业,力学的贡献非常大,所以培养好力学人才意义就不言而喻。

成就感是看着自己的学生有成就

从助教到讲师,杨汉文用了5年,而且是自然晋升,自1988年至今,讲师的头衔再也没有变动过。

“我这个人把职称看得很淡薄,老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在华中科技大学教了36年书依然是讲师,杨汉文说把学生教好是他最大的动力,最让他欣慰的是教出了很多教授、博导,让他们走上了工程力学这条路。“如果学好力学,善于与每一个行业的痛点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杨汉文在给学生上课

对丈夫不申报职称的执念,在华中科大后勤集团工作的妻子熊丽萍有些不解,多次督促爱人把职称评上去,甚至给爱人下了目标——“55岁一定要把职称评上”。杨汉文依然故我。

杨汉文坦言,自己其实也有论文,也有科研项目,但自己从未申请过职称,只想教好书。“没有职称有学生,站好三尺讲台比什么都重要。”

杨汉文在课堂上又是怎么教书的呢?“杨老师上课从不念PPT,从来都是板书,一节课下来,四块黑板都会写得满满的。”华中科技大学2016级工程力学专业学生吴楚畋向记者回忆,杨老师上课生动风趣,深入浅出,大家碰上这么认真的老师,都觉得很幸运。很多老师上完自己课就拍屁股走人,与学生少有互动,而杨老师上课有点像师傅带徒弟,不仅乐于分享还互动频繁,经常给学生开小灶。

“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还是看着自己的学生有成就,学生从学习知识到走上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是一个周期,一个老师最光荣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杨汉文说,这种成就感不同于职称,是他长期扎根讲台的动力。

杨汉文对学生的爱不仅在自己课堂上,校外的国外的他也一视同仁,学生们也待他如同亲人,他觉得这才是他“最大的人生收获”。

杨汉文与学生在一起

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王尚益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在剑桥大学求学时遇到很多学业上的问题,一个偶然机会打听到杨老师的力学课讲得好,专门找他开小灶,一学就是三年,直到剑桥毕业。“对杨老师的称呼从老师到叔叔,最后叫师傅。”

杨汉文回忆,重庆大学有个学生,老家是广西的,他每个学期考完试做的第一件事是写学期总结,然后发给他。一来二往,成了网友,这个学生大三的时候说他在学习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遇到困难,杨汉文怕对方想不开,抽空专门飞重庆给他开小灶,给予当面指导。“他过去把我叫杨老师,现在把我叫叔叔,把我看做亲人,教学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对讲台的投入认真而热情

“一般来讲,所有工程技术往高精尖方向发展都需要力学,现在甚至连医学都需要力学了,比如微创手术、激光技术等就与力学有关。”

即使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病床上,一谈到教了36年的力学,面对长江日报记者杨汉文依旧滔滔不绝。他说,力学可以和其他学科交叉,而且可能会诞生一个新的学科,比如最近提出的极端力学学科。过去一些想也不敢想、碰也不敢碰的问题,由于力学的发展,得到了解决。

彼时,30公里外的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魏俊红老师还牵挂杨汉文的病情,近两年她都跟杨汉文配班子,她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而杨汉文老师负责培训。她说该竞赛刚刚搞完个人赛,马上要搞团体赛,杨汉文老师负责答题技巧专题培训,承担的任务很重也很辛苦。“要不是住院,杨老师这个时间应该正在给参赛的团体队员授课了。”

杨汉文带队参加在白俄罗斯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杨汉文家人 供图

据悉,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大赛从第6届开始,直到今年的第12届,杨汉文一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参赛队的指导老师,从校内选拔赛到决赛,先后辅导过数千人。

今年4月15-18日,在白罗斯国立交通大学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中,华中科大三名学子取得一枚银牌、两枚铜牌,团体总分第三名,国内参赛高校第一名,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荣誉。

“杨老师对讲台对学生很热心很投入,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书记何春说,今年7月,该院还推荐杨汉文老师申报了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该奖是对华科老师教书育人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重大奖励。

相关链接

华中科大一教师30年不评职称,确诊为肺癌后仍惦记着教学

【编辑:刘思】

(作者:杨佳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