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不是民粹主义

采访嘉宾 成龙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爱国主义,深刻阐述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当前,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在各种发声渠道表达爱国强音,然而也有一些声音认为,这种爱国情感的流露很“狂热”“激进”,甚至把爱国主义和民粹主义画上了等号。面对这种颠倒是非的论调,最好的驳斥是进行理论起底,从根源上厘清错误的思想认识,深刻读懂爱国主义的内涵。为此,长江日报“求知”邀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龙教授进行理论访谈。

爱国主义就是爱自己的国家、希望国家好,这是天然质朴的情感

有人把大家表现出的爱国热情说成狂热、非理性,热烈表达爱国情感有错吗?理性的爱国是不是就要一味低调?

成龙:爱国主义,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爱自己的国家、希望自己的国家好,这是一种天然的、质朴的、美好的情感。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人民在言论和行动上与国家的立场和行动保持一致,这是人之常情常理。但现在,有些人把中国人民在中美经贸摩擦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等于民粹主义,散布“爱国主义等于极端民族主义”“爱国者是爱国贼、爱国流氓”等言论,这是对爱国主义的妖魔化,显然是错误的。

一些人用个别例子来概括整体,给这种情感贴上民粹主义的标签,颠倒黑白。妖魔化我们的爱国主义,是西方舆论惯用的一种策略。其实,他们在本国高调地宣扬爱国主义,但几乎不愿意看到别的国家弘扬爱国主义,甚至在别的国家抹黑爱国主义、散布“恨爱国主义”的论调。这些实则是西方的霸权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

热烈表达爱国情不是“激进”“狂热”,羞于表达爱国情何来国家凝聚力、向心力?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网上很多人发出爱国强音,但有些人视这种爱国情的流露为“民粹主义”,对此您怎么看?

成龙:爱国情感当然需要表达,把这种情感的正常抒发说成是狂热,显然不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在这场中美经贸摩擦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与行为,无可厚非,正是我们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爱国的确需要理性表达,但理性的爱国不等于一味低调。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提爱国主义,羞于表达爱国情感,那中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何在?如果所有人都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不闻不问,那还有谁来建设和保卫我们的国家呢?

如何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呢?

成龙:理性爱国,就是要保持客观、冷静,拒绝极端、激进,合理合法地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我们既要警惕妖魔化爱国主义,又要防止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民粹主义行为,要区分爱国主义和打着“爱国”旗号的各种过激行为。这些极端的言行都很危险。

表达爱国热情,理所应当,但爱国要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去表达,爱国绝不是突破法律红线的借口。当我们国家的主权和正当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当然要亮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我们不能以爱国的名义做一些过激的举动,比如冲击外国驻华大使馆、烧毁驻华外资企业等。这种所谓的“爱国”行为只会授人以柄,有损国家形象,违背爱国初衷。只有理性爱国、办好自己的事情、建设好自己的祖国,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

讲爱国主义,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建设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有些人提出要支持民族品牌,抵制进口产品,也有舆论对此产生争议,您怎么看?

成龙:在上世纪初,确实有人曾通过“抵制洋货”“支持民族品牌”,表达对国家的支持。在那个年代,一个产品可能由某个国家的国民独立生产完成,然而,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深度全球化时代,一个产品可能是由几十甚至上百个国家一起生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譬如一部苹果手机,在美国进行设计,却在中国进行组装。如果不加分辨地一味抵制进口产品,遭受损失的不光是外国企业,还有我们自己。

我们讲爱国主义,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建设,一旦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走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就会落后于人,这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正是因为我们处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更应该、也更有条件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我们现在正面对一场激烈的经贸摩擦,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方面我们要爱自己的国家,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努力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同。

不能用“爱世界”“爱地球”消解“爱国家”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人可能出生在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长大,消费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甚至能变更自己的国籍,这时候谈爱国主义过时了吗?

成龙: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一些人开始对爱国主义提出质疑。有的人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提倡爱国主义是狭隘的,主张用“爱世界”“爱地球”代替和消解“爱国家”:有的人受到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把个人利益看得至高无上,认为爱国家会影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今天仍有不少人,费尽力气出国定居,为了融入外国人的生活不惜抹黑中国。

这些质疑声似乎表明在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即便是在全球化程度很深的今天,不同国家之间还是有隔阂与界限的,能够达成的共识仍然有限,在这种背景下,消解爱国主义是不现实的。如果放弃爱国主义,一个国家有可能就会被消解和颠覆。而且,全球化的历史,就是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壮大、交流互鉴的过程。倘若没有民族国家的参与,全球化也不会推进得这么快。

爱国主义,是写在我们的血液和基因里的一种情感。在今天,即便一个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国籍,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血液和基因。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一个中国人无论离祖国多远,他的根还在中国;不管走到哪里,他的身体里始终流着中国人的血。很多华侨在他国定居之后,割舍不了对祖国的情感,甚至因为远离祖国,对祖国的眷念与依恋变得更浓了。居所会变,国籍会变,对祖国的爱不会变。

(长江日报记者 华智超)

【编辑:符樱】

(作者:华智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