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物·//裙褶中隐藏的国运

             文/寇研

明代百褶裙

    明代女性服饰,常规性的搭配是上身为袄,下身为裙。这个“裙”,质地、面料多有不同,但若按形制来分,最为流行的还是百褶裙。

    百褶裙,顾名思义,主要特点在于“褶”。相传发明者是汉代那位著名的网红赵飞燕女士。汉代伶玄在《飞燕外传》中载有其事,说汉成帝与赵飞燕泛舟池上,饮酒K歌,飞燕姐心爱的侍郎冯无方为其吹笙伴奏,“风大起,后顺风扬音”,很是投入。没承想,身轻如燕的赵皇后架不住这大风,眼看就要乘风“仙去”,急得皇帝忙命冯无方使劲拽住皇后的裙子,不让其被风刮走。皇后裙子因此被拽出了许多折痕,却也显得比先前好看许多,宫中争相模仿,并名曰“留仙裙”,据说是百褶裙的雏形。

    因这桩特别的“大风起兮”的K歌事故,百褶裙正式进入中国女性的衣橱。至唐宋时期,百褶裙已成为流行的女装,只是依各朝风尚不同,百褶裙样式又各有特点。比如唐朝承接“胡服风尚”,衣饰本就偏豪放,外加女性走丰满路线,百褶裙样式便崇尚宽松飘逸,而到了娉婷、婉约的宋代,百褶裙形体则又以瘦长为美。

    但不管丰腴还是清瘦,褶子无一例外是百褶裙的审美核心。唐代诗人李群玉曾在诗中写道“裙拖六幅湘江水”,或可说“六幅”是百褶裙的一个常规规格,但是褶子越多越繁琐,越费工费时,便越能体现一条裙子的价值。唐时褶裙,“以数幅布帛拼接缝制,周身施裥,每道折裥的宽窄相等,少则数十,多则过百”,而宋代百褶裙亦“通常在六幅以上”,褶皱既细且“多如眉皱”,更有“百叠”“千褶”之称。“百叠”“千褶”虽乃修饰之词,却也说明“斗裙”所用的褶子数量是没有上限的。

    至明朝初年,王朝开制,百废待兴,大家长明太祖“习于节俭”,也不准百姓浪费。比如洪武三年,太祖规定“令男女衣服,不得僭用金绣、锦绮、纻丝、绫罗,止许绸、绢、素纱。”洪武五年,又“令民间妇人礼服惟施紫絁(即粗绸),不用金绣”,而此时的百褶裙规格也定在传统的“六幅”。叶梦珠在《阅世编》写道,“崇祯初,专用素白,即绣亦只下边一、二寸,至于体惟六幅,其来已久。古时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由此可知,从洪武初到崇祯初,“六幅”持续了二百多年。

    但到了明朝后期,百褶裙不甘寂寞,发展为八幅、十幅,且做工日益精良,“既有大褶纹, 也有细密的褶纹,褶纹上的装饰也十分讲究,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等等。百褶裙还创造了升级版,也即月华裙。李渔在《闲情偶寄》 中介绍了这款裙子:“吴门新式,又有所谓月华裙,一裥之中,五色俱备,犹皎月之现光华也,人工物料,十倍长裙。”褶子多已不再值得骄傲,而是要在每条褶子间做足功夫,使其五色俱备,“风动色如月华,飘荡绚烂”(叶梦珠语)

    从明初“六幅”百褶裙到明末“人工物料,十倍长裙”的月华裙,或可一窥明朝市民经济和时尚业的发展,尤其是富庶远超历代的江南地区。明代顾起元的《客座赘语》记录南京的女性时尚:“留都妇女衣饰,在三十年前犹十余年一变。迩年以来,不及二三岁,而首髻之大小高低,衣袂之宽狭修短,花鈿之样式,渲染之颜色,鬓发之饰,履綦之工,无不变易。当其时,众以为妍;及变,而向之所妍未有见之不掩口者。”

顾起元说从前的江南时尚,十余年才变一次,现在却每隔两三年就要变化,言下颇有些“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愤激意。这在内忧外患的明朝末年,也是士大夫们普遍怀有的情绪。时尚繁荣刺激爱美人士标新立异,但在保守人士看来却是“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征兆。比如有人写诗埋汰爱打扮的小年轻:“昨日到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寇研

寇研 作家,出版了《思奔》《上官婉儿和她的大唐》等作品多部。【编辑:袁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