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厨房”发起人做客长江直播,“看到家属围坐包粽子,不忍心这个家散了”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6日讯(记者武叶 实习生朱梦琪)一间病友家属共享的爱心厨房,流动着源源不断的温暖,背后却是一个21岁大学生的坚持与守望。16日下午3点,“共享厨房”发起人王睿做客长江直播,讲述心路历程,坦言最艰难的时候一度想要放弃,但看到家属围在一起包粽子的幸福场景,他说虽然艰难也不忍心这个“家”散了。

陪着王睿一起来的,还有患者家属李菊春大姐。

共享厨房创始人王睿走进直播间,接受专访。记者金振强摄

从小在病房里长大

心想有个做饭的地方就好了

记者: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创办“共享厨房”的想法?

王睿:5岁的时候父亲车祸瘫痪,我小时候几乎都在医院里度过,长期的住院生活不论对病人还是家属来说,都是一个重大考验。吃不好、睡不好是常态,餐馆里的饭菜通常比较油腻,比较咸。我那时候就在想,如果能有一个做饭和临时休息的地方就好了。

记者:这个想法是怎么付诸实施的?

王睿:从大四开始,我在众筹平台做志愿服务,刚好有这样一个契机,向所在众筹公司寻求帮助。我就跟他们谈了这个想法,他们同意在起步阶段给我5万元房租支持,这个机会很难得,我就想抓紧时间先把这个想法落地。那时,我觉得有钱租房就可以了,还想不到实际运行起来会有那么多麻烦。

记者: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王睿:首先,找到合适的房子就不容易。医院附近的房子租金都很昂贵,设施却很老旧,我第一次找到的两室一厅,月租金要4200块钱。厨房窗子常年不敢打开,怕万一脱落了砸到人。有一次,家属做饭时水龙头一拧断裂了,渍水殃及到楼下邻居,我们不得已有了第一次搬家。

其次是街坊邻居的不理解。搬到第二处地址后,有老太太找上门来指责,“每天进进出出这么多人,带出来的都是细菌病毒”。其实,到这里做饭的都是病友家属,而不是病人本人,但是质疑声太多了,无法一一解释,家属也不能安心做饭。没有办法,我只有再次搬家。

再有就是经济问题。房租押一付三一次性交给房东2.6万元,超过一半是跟导师、亲戚借来的,这是我第一次开口跟人借钱,那段时间晚上根本睡不着觉。

共享厨房创始人王睿走进直播间,接受专访。记者金振强摄

看到家属脸上幸福的模样

不忍心这个“家”就此散了

记者:有没有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王睿:第三次搬家到现在的地址,房子虽然很大,但是环境惨不忍睹,单是把屋子里的垃圾清理干净,就不知道用了多少打包袋。我带着病友家属一起,把墙壁打磨干净,再自己重新刷漆上去。好不容易做完这些,房东来交涉,不同意我把卧室分租出去。当时,真的感觉身体被抽空了,没有力气继续下去了。

赶上端午节快到了,我买了一些粽叶和糯米,想无论如何大家先一起过个节。那天,我赶到厨房的时候,看到病友们围在一起包粽子,脸上是很幸福的模样。我就张不开口,不忍心这个大家共同的“家”,就这么散了。

记者:后来这些危机解决了吗?

王睿:现在这处五居室,每月房租是6500元,我跟房东沟通了几次终于征得同意,把其中四间卧室分租出去。这样一来,房租的缺口可以缩小到2000块钱以内。因为使用频度很高,厨房产生的水、电、气都在阶梯收费的最高一阶,加起来每个月在1500元上下。后来,“共享厨房”就建立起了水、电、气公共支出用户均摊的制度,发起过众筹的贫困患者每个月交50元水、电、气费,普通患者是200元。走上正轨以后,厨房每月收支缺口可以控制在2000多元,经济上的压力减轻不少。

“共享厨房”里挤满了前来做饭的病友家属。记者 苗剑 摄

妈妈明确表示反对

但却默默给病友寄来牛奶

记者:父母老师对你做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王睿:从去年暑假开始,因为忙着管理“共享厨房”,我没有回广东老家,妈妈就知道了这件事。一件新生事物,起步是很艰难的,也会遇到很多非议。担心我因为做这些事耽误学习,担心我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她明确的态度是不支持。但是,她也知道我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后来她专门从广东寄了几箱牛奶过来送给病友。她骨子里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记者:媒体见报后,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改变?

王睿:从8月14号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报道开始,我微信上陆陆续续加了两三百个热心人,他们都在关注着“共享厨房”的命运和未来,让我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三天来网友自发捐款近两万元,这也让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一定要将这些钱用在刀刃上。我把收支明细做了详细的记录,接受大家的监督。

记者:对“共享厨房”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

王睿:曾有企业和个人找上门来,希望接收“共享厨房”,但他们都是出于商业化运营的目的。商业化的运营也许可行性更高,但背离了我开办“共享厨房”的初衷,不能真正为病友减轻经济负担。这段时间,我也在积极和相关部门对接,希望能在公益框架下为“共享厨房”找到出路。

王睿依靠自己的设计兼职支撑“共享厨房”运转。记者 苗剑 摄

每天赶画稿转钟后才能休息

为共同的“家”负重前行

记者:您是怎么认识王睿的?

李菊春:去年11月,我老伴查出来中晚期肺癌,因为疾病消耗,人消瘦得厉害,医生说如果营养跟不上,就要打营养针。那时,我们经济很艰难,我给他买15块钱一份的盒饭,自己就顿顿吃热干面。但即便是这样,他胃口也很差,外面餐馆做饭口味普遍偏重。后来病友跟我说有这么个厨房可以做饭,我就认识了王睿。

记者:在您眼中,王睿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李菊春:他平时话很少,但心里有大爱。他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己又是名校高材生,有着很好的前途和未来,本来不用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为了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共享厨房”,他白天忙着上课和厨房管理,只有晚上拼命赶画稿,经常凌晨两三点钟才能睡。只可惜我每天看到他忙忙碌碌,一点忙都帮不上。这两天我和丈夫由衷的高兴,媒体报道后很多好心人加入进来,帮助他让我们这个“家”不散。

病友家属提着在“共享厨房”做好的丰盛午饭去医院。记者 苗剑 摄

鲁珊:王睿的共享厨房是一个温暖有力量的故事

他的温暖来自他的善意和博爱。他的父亲卧病12年,母亲长年奔波路途,给父亲送饭,也让他的童年与少年,与别的孩子不同。推己及人,这样深刻的感受,激发了他的善意,也成为推动他走上公益之路的力量。

公益并不浪漫。王睿要四处打工维持厨房的运营,要反复去跟卖菜大妈磨合菜品质量,要每天到厨房查视安全,要处理外人的诸多不理解、内部的摩擦矛盾,还会在暴雨之夜被迫搬家……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韧劲难以走到今天。公益之心很多人都有,但付诸行动,且不畏艰难坚持下去,并不容易。

然而公益又是幸福的。王睿在端午节时买来粽叶和米,家属们坐在一起包粽子,这不就是一个家的幸福吗?共享厨房在点亮了千余病人及家属的生活之光时,也点亮了自己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正是公益的魅力与价值。

公益像一盏灯,点亮光明,但正因为点亮光明,证明仍有黑暗之处。全国三甲医院住院病人大约2000万人,自己做饭,既省钱卫生,也是健康生活的气息,共享厨房需求自然巨大。然而,这不是一个可商业化的市场,患病家庭能让渡给商家的利润实在太少。它需要更多的公益力量介入,需要公益组织、公益机构、爱心人士加入到队伍中来,需要更多王睿式的付出与坚持,去给更多的病人家庭带去生活之光。

直播回放

王睿和他的共享厨房,21岁大学生的坚持与守望

相关链接

超燃说|大家都来帮帮忙,让共享厨房有爱“不打烊”

研一学生打工撑起“共享厨房”,无偿提供给病友家属做饭,曾被迫一周三次搬家

共享厨房每月倒贴2000余元:烹饪后清洁还原,收支明细张贴公示

共享厨房的善意,温暖生命脆弱的时光 丨长江评论

【编辑:刘思】

(作者:武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