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呼我应”的武汉承诺:把民生小事当大事办|武汉一周

长江日报记者华智超 刘功虎 郑汝可

首义广场喷泉喷发时,人们可以穿梭嬉戏,其乐无穷。新近它被大修了一次,但市民孙先生发现一个bug:两侧几十个喷孔过大,小朋友一不留神,脚丫子就可能卡进去受伤。他上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多了句嘴”,次日就接到表态整改的来电,两天后更是看到喷孔焊接了光滑铁片,隐患消除。

首义广场喷泉的喷孔都焊上了铁片 记者刘海锋 摄

这重视程度,这效率,震动了孙先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把民生小事当大事办,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解决好一桩桩小事,“三化”大武汉建设聚拢起源源不竭的凝聚力。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大事

身边的民生小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天大的事。为解决好这些小事,武汉出实招、放大招,表现出大智慧。这个夏天,吴女士对其中的“大小”关系,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原来,家住常青路思联花园城的她,感觉夜里越来越吵,一辆辆渣土车疾驰而过,往往伴以无顾忌的鸣叫。与人们的沟通中得知这事的“制度成因”:早在14年前,武汉就划定了一个由34条道路合围而成的禁鸣区范围,区内不得鸣笛,区外则可以。但是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往很多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都成了闹市区,人口聚集,车流剧增。

而吴女士所在小区,就在禁鸣区外。搞清了原因,她和很多居民发问:既然城市长大了,禁鸣区能不能随之扩大?

群众出题,政府作答。很快,武汉市交管局正式回应:从“保障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目的出发,尽快研究扩大禁鸣区范围,对具体道路调研勘测,形成报告,上报市政府。吴女士对反应速度和态度很是满意,她说:“虽然事情还在做,但是上了轨道就好说了。”

和她一样,王女士最近也经历了心情的大落大起。20多年前单位分给她一套房子,却没法办房改手续和房产证,卖不出去,孙子也不能顺利上学,为此她愁坏了。

不久前她打听到“武汉城市留言板”这个渠道,上去留言反映,市房管局迅速介入,抽丝剥茧找症结,翻找到20多年前的有关资料,包括王女士住房政策的原件、原单位购屋的原始资料,依法顺利帮她办下房产证。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大事情。“我们每个政策的出台、工作的推进,如果不能服务群众、服务民生,就很容易背离现实、偏离方向。”武汉市一再这样强调。

小事干出大天地,关键还是个意识问题

很多民生事务,以前受制于经济水平、技术瓶颈,“碰到了也拿它没辙”。现在随着技术进步,武汉不少难题迎刃而解。

比如三环线上的灰尘明显减少,“树叶亮了、路面净了”,说不出的清爽。原来这条环线刚刚立体式整修了一道,通过降土、安装站石、加铺草坪等手法,环境大大改善。

为什么要降土?灰尘长期累积,绿化带土层会抬高不少,土层高出站石便容易水土流失。降土就是将土层降低,一般比站石低5-10厘米;然后根据地形,在绿化带周边安装站石或杉木桩;再在土壤裸露处补植草坪,在植被表面挖植草沟,收集排放雨水。

“这样做不仅能够防止扬尘,还能保水抗旱。”

这次三环线整治,降土约2700立方米,降下的土壤通过改良,加入腐熟发酵的园林废弃物,肥力增强,还可以循环利用。

类似地,包括解放大道、武汉大道、长江大道、二环线、友谊大道、团结大道在内,全市112条城市“主筋骨”,都通经活络改造了一番。



整治提升后的解放大道。(通讯员雷宇 姚德春供图)

武汉市越来越明白,抓民生小事,关键还是一个意识问题。最近市民程先生在市民大讲堂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次他开车去年检,看到机动车上线检测仍是人工审核,耗时长,排队长龙迟迟不散。于是他给政府留言,建议开发后台自动审核系统。留完言他也没多想,“不敢抱多大希望”。可出乎意料的是,市公安交管局采纳了他的建议,迅速启动技术开发,旧的审核系统整个翻新,原本5分钟的审核时间压缩到10秒。

“这个事情说明,一旦意识到位了,技术难度、客观条件往往都可以攻克。”程先生说。

从“民呼我应”到“民呼必应”:一个静悄悄的变化

如何坚持做到把民生小事当大事办?如何将这个原则内化到城市治理体系,让老百姓形成稳定的预期?

武汉的做法是,将其制度化,形成清晰的制度路径。前面提到的城市留言板,就是探索之一。

两年前,武汉成立了“网上群众工作部”,其中集中受理办理群众诉求的互联网平台就是武汉城市留言板,它将各区各部门、市民网友及公共媒体平台三方联结起来,网友随时随地留言提问,政府部门24小时在线接题、按期解答。

“我家自来水怎么越来越小?”“我被共享汽车撞了,对方跑了”“学校5000台空调装了一年不能用,急呀”……这些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个个棘手,听着扎心。不过没关系,“有问题上留言板”,已经成为武汉市民的一个习惯动作。每个问题的处理进度和结果,实时挂在网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场,“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群众心里有数,政府一目了然”。

两年来,武汉城市留言板受理43万余件群众留言、投诉、建议,按期办结率为99%以上,在线值守部门达到120家。

坚持上服务下、下评价上,快速发现、快速获取、快速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今年2月,武汉市启动“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改革,戮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江岸武昌率先试点。

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武汉市持续自我加压,一个“必”字的改变,也体现出一种更加决绝、一往无前的姿态。

“当然,保民生也不能浪费,抓民生小事并非无限承诺,我们要有筹谋、有规划、有步骤、有秩序推进各项工作。”武汉市委市政府认定,把民生小事当大事办,同样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戳这里看往期报道

【编辑:朱艳琳】

(作者:华智超 刘功虎 郑汝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