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地点拍摄武汉江滩今昔对比,“老水务”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9日讯(记者黄师师 实习生曾卓)持续关注江滩20多年,市水务局退休职工邹幼勤向“江滩蝶变”影像大赛活动组委会发来一组珍贵的照片,他还讲述了照片背后江滩今昔巨变的故事。

邹幼勤1993年从部队转业到当时的防汛办(现市水务局)工作,因一直战斗在防汛抗洪的一线,他经历了1998年等数次洪水,看见过江滩的沧桑与坎坷,邹幼勤感叹:今天这样美丽的江滩是一点一滴建设出来的。

“过去的长江岸边有的只是杂乱无章的旧建筑”,犹记得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肆虐,邹幼勤爬上沿江大道一处酒店的26楼拍下了当时的画面:江水上涨,几处破败不堪的违章建筑泡在水里,四周随处可见的泥沙和生活垃圾……

1998年被江水浸泡的江滩。邹幼勤 摄

“那时的堤坝就是一道简陋的防水墙,看上去特别单薄”,邹幼勤说,当时岸边的工厂、居民住房都被淹没,建筑淹没在水里形成阻水作用,不利于行洪。1998年大洪水之后,武汉市开始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围绕“防洪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的目标,武汉江滩应运而生。

他说,现今的汉口江滩其实是一个由28米高(从江底算起)的平台打造的一个活动区域,采用吹填技术将长江里面的水和沙同时抽上来,水流走后留下泥沙形成。下面还有一个25米的一级平台,达到设防水位就会自然淹没,上面没有建筑,只有绿化和基础设施,水位提高可以自然行洪。25米平台下方是水泥的斜坡,经水浸泡后也不塌方。

同一点位江滩新貌。邹幼勤 摄

打下坚实的防洪基础,20年来,江滩又不断发展,景象更新、人气渐旺。20年后,在同样的地方,邹幼勤拍下生机盎然的江滩画面。

“能发展成这样,的确不易。”邹幼勤说,在肩负防洪重任的同时,江滩又是一处开放的公共空间,管理起来难度很大,设施维护、环境卫生、安保措施各个方面遇到很多难题。如今,这些难题被一一攻克,江滩获得市民的喜爱与欣赏。

出于工作需要,邹幼勤自学了摄影方面的技能。随着技艺的磨练,他现在已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他说自己并不是武汉本地人,但在20多年的工作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对江滩、对武汉的感情。“现在江滩已经成为一个样板,许多外地城市建设团队都会来武汉江滩进行考察和学习”,作为一名老水务人,邹幼勤对此感到特别自豪。

今昔对比照:从前。邹幼勤 摄

今昔对比照:现在。邹幼勤 摄

目前,距离“江滩蝶变”影像大赛作品征集结束还有最后10余天,有意参赛者,可在8月31日前发送摄影图片和短视频作品至邮箱3155925974@qq.com。投稿时请提交作品简介、拍摄者姓名和联系方式,主题注明“江滩蝶变”。

【编辑:金鑫】

(作者:黄师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