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参与创办《长江日报》,“悲壮美”作家峻青最难忘武汉岁月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李煦)8月19日清晨5时08分,著名作家、参与创办《长江日报》的传奇报人峻青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6岁。

21日,峻青家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老人走得平静安详,生前遗愿是一切从简。

1984年峻青在家中 峻青家属提供

峻青1923年出生,原名孙俊卿,山东海阳县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胶东大众报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随军记者。1949年,随军南下武汉,参与《长江日报》创刊,为长江日报首批编辑、记者,1952年调往上海,后任上海作协副主席、代理党组书记,1981年参与《文学报》的发起创办和主编工作。

峻青主要著作有《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马石山上》《海啸》等,曾多次被搬上影视舞台;他的散文《秋色赋》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半岛人民的英勇斗争,是他笔下永恒的题材;他创造的“悲壮美”艺术风格,影响了千千万万读者。

近年来,峻青久卧病榻,心脏上装着三个支架和一个起搏器;今年3月,他在医院度过96岁生日。

今年5月,为了庆祝《长江日报》创刊70周年,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峻青的家人和友人,得知峻青念念不忘自己的“武汉岁月”:“武汉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怀的岁月,那些人,那些事,至今都历历在目。”

峻青手札提及“武汉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怀的岁月” 李传新提供

他在武汉的工作时间只有短短3年。但是作为记者,他采访了武汉三镇庆祝开国大典的大游行,目睹几十万人通宵达旦狂欢;参加过中南军政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听过邓子恢、李先念、王首道等领导同志的讲话;他多次拜访过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辛亥革命老人张难先先生,还记录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

在武汉,峻青正式踏上文学道路,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马石山上》。

在武汉,峻青曾经和郭小川一起登奥略楼吟诗,和萧三夫妇在东湖里游泳。他的大女儿在武汉出生,就取名“珞珈”。

在上世纪80年代,峻青就想创办一家股份制的文学出版公司;在他晚年,他仍然关注文坛的动向和消息:“多少可歌可泣的事情,应该写下来,要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坚强气魄和精神永远写下去。”

去年11月,与峻青相濡以沫70多年的老伴于康平静离世;他们的3个子女,大女儿孙珞珈曾在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工作;二女儿孙丹薇为华东师大副教授;小儿子孙康青写作的长篇小说《解码游戏》最近被改编为电视剧《七日·生》。

《马石山上》武汉初版、武汉新一版、武汉新二版 李传新提供

文化人眼中的峻青

峻青同志不仅是位作家,还是一位活跃的文学事业的组织者。1981年他参与发起并创办了《文学报》,这是我国文坛、报坛第一张大型综合性专业文学报纸。在创办之初,峻青老先生先后拜访茅盾、巴金、丁玲等老一辈作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他的主持下,《文学报》迅速报道国内外重大文坛信息,评介作家精品力作,开展文学批评,积极发挥引领创作、引导阅读的功能;团结了全国一大批作家和评论家,培养扶植了一大批文学新人,在全国文学界、知识界和广大文学爱好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陈东(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峻青先生是革命者。他的散文体现时代的脉动,抒豪迈之情,用他自谦的话来说,是“那个风云变幻的伟大时代的一个小小的侧影”。正因为这样,峻青先生的散文洋溢着浩然之气,决非那些“小女人散文”所能企及的。散文讲究文采美,构思巧,意境清新,内涵深。散文讲究诗意,讲究意境,如同花讲究神采,讲究风韵。峻青先生散文清丽流畅,如行云流水,而不是刻意堆砌辞藻,追求“华丽”。我读峻青先生的散文,觉得朗朗上口。他精于铺陈谋篇,善于观察入微,善于捕捉细节,以小见大。

——叶永烈(著名作家)

【编辑:付豪】

(作者:李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