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成新“掌门”,让足协回归社团的本来面貌|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京

8月22日,中国足协第十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河北省香河县国家足球训练基地召开。会上,原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当选为新一届中国足协主席

作为历史上第六届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的身份之所以引人注意,不仅仅是他曾掌管一支职业球队,更因为他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位没有体育局任职背景的足协“掌门”。换句话说,陈戌源的当选,让中国足协的最高领导,从一直以来的行政官员成为了企业家。这样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

从中国足协的组织性质来看,它并不是一个行政机构,也没有行政级别,而是一个行业协会和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组织,是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团。它应该更加侧重于“组织者”“召集者”和“服务者”,而非行政主管单位。社会上常见的“作家协会”“记者协会”“摄影协会”之类的社团组织,其实都是如此。

早在数年前,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就已经在程序上实现“脱钩”,原本的“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被“摘牌”。只不过,体育总局仍持续向足协派驻人员,足协主席往往也由总局领导兼任。到如今,一位企业家成为中国足协主席,而且是以第一位专职主席的身份上任,堪称是足协在“去行政化”道路上的实质性改变。

这样的变化,既顺应了足球运动在当下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世界上足球先进国家的惯例。陈戌源的上任以及新一届足协领导班子的产生,是对旧有体制的变革,也是对淡化行政色彩、强化专业属性这一改革承诺的兑现。在让中国足协在回归“足球协会”这一社团组织本源的同时,也足以让全国上下的足球从业者与爱好者,对中国足球的未来抱有更多的期待。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毫无疑问是国内最受关注的运动。尽管国字号,特别是男子国字号在近些年来的成绩难以让人满意。用陈戌源自己的话说:“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困难和挑战”。但不可否认,作为国内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项目,足球在某种程度上扮演先驱者和探索者的角色。正因为如此,发生在足球界的种种变化,总会被视为中国体育改革道路上的“风向标”。

【见习编辑:戴容】

(作者:杨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