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见证文化与科技融合,武汉早期工业建筑变身时尚创意园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2日讯  老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汇聚历史精华,而位于汉口鄱阳街和洞庭街之间,与青岛路相邻的一栋百余年老建筑——“平和打包厂”却鲜有人知。如今,该栋建筑借助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理念,打造成为了武汉时尚创意“内容”中心。

2016年10月,江岸区“汉口文创谷”获批武汉第三批“创谷”项目启动建设,区政府联合社会各方力量,依托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汉口文创谷”,其中以“平和打包厂”——现存最久远、规模最大、保持最完整的武汉早期工业建筑为基础,建设龙头地标。旧址经过2年多的改造,今年正式投入运营,武汉早期棉花打包“工厂”变身为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跟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其他老建筑相比,多牛世界青砖和红墙交织,特色鲜明。走进铁红色屋檐式的大门,青色立柱、房间众多的“车间”依稀可见,一下将人们带入旧时仓储式工厂的原貌。而不同的是,这里基本保留了许多早期工业建筑的遗迹——高高耸立的棉花运送滑梯、厚重的工厂大门、燕尾式的建筑钢梁等,还加入了空中玻璃地板、室外休闲花园、现代装置艺术品等许多现代建筑特色。其中,“车间”内部已改造成了一间间各具特色的现代办公场所。

“走进多牛世界,你不仅是在探寻一座武汉早期工业建筑的博物馆,更是在感受武汉工业发展的全新变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是全国“老房子+双创”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园区已成功引进50余家企业落户,逐步形成文化艺术、时尚设计、科技创意三大板块的内容产业和人才聚集新高地。目前代表企业有以时尚设计为代表的知味传媒等;以文化内容生产为代表的仁合书院、知音号艺术发展中心等;有以高端产品定制为代表的郁景欧韵家居等,还有以科技创意为代表的阿里云创新中心、微梦传媒、人人视频等。

如今,园区就业人数已超过600人,后期预计将达到3000余人,同时通过园区内容企业 “平台+内容”的双驱动模式,带动园外或线上新个体创业就业总数至万数规模。记者看到,这里的员工年轻时尚,大多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使用的都是现代化的办公设施。有的坐在电脑前设计图纸、有的在测试视频程序,科技已经融入了时尚创意工作中。

8月12日起,长江日报长江财经智库联合市经信局、市科技局,以及央视财经频道、人民网财经频道、戴德梁行、AI财经社等,推出了“高质量发展看武汉 产业新地标再发现”系列报道及评选活动。 此次报名参加评选的产业地标已达70余个,广大市民可以参加网络投票,截止时间为8月底。(记者陈诚  通讯员王亚超   陈聪)

扫码参与

【编辑:朱曦东】

(作者:陈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