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中国变革”破解社会主义历史难题丨求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如何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长江日报“求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

访谈嘉宾:秦宣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

是一场系统性、全局性的变革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究竟是什么?

秦宣: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发生的。

第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合实际;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等等。

第三,国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现在,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

第四,党和国家奋斗目标有了新布局。当前,我国已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因此必须进一步进行顶层设计和精心谋划。

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

是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

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如何脱胎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

秦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变迁表明,脱离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无根,不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传统文化无命。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这方面我们有过十分深刻的教训。正因为如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探索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耕文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历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农耕文明、自然经济等相适应的,近代中国的衰落与这种历史文化与近代工业文明的不适应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冲破了封建旧文化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扫清了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才有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巨变。

一句话,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面临的复杂问题。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性思考。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为什么说,这场伟大社会变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

秦宣: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统一的结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坚持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而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共性,即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在坚持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来的共同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共同富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性要求。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尊重了社会主义的个性,即坚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用“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等方面,充分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社会主义将会出现不同的民族或国家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以其“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预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动力源泉

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以及国际格局演变等等,往往引起社会重大变革。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与这些社会变革有何不同?

秦宣: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离不开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世界格局变动带来的积极影响。但中国社会变革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第一,中国的社会变革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它始终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刻注重顺应时代潮流,因而是顺势而为、与时俱进的,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二,中国的社会变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它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由亿万人民群众汇聚而成的强大的依靠力量。当代中国社会变革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变革的力量源泉。

第三,中国的社会变革是以改革为根本动力的,它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视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强调改革永远在路上,始终依靠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四,中国的社会变革是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进行的。一方面,它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它又始终面向世界,从世界各国积极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明成果。

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

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美好前景

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秦宣:当代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新活力,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

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社会革命中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在世界上树立了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良好形象,为世界上其他共产党组织开展自我革命进而推进社会革命,树立了标杆,也有助于世界上其他共产党组织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和信念。

总之,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结果,这一系列的“不同”导致另一系列的“不同”:不同的发展理念、不同的价值判断、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发展路径。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破解了20世纪初期以来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难题,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难题。这一历史难题的破解开辟了人类通向美好社会的崭新道路,也为人类建设更加美好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长江日报记者李尔静)

【编辑:刘思】

(作者:李尔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