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肾衰不再继续发展,就是最大的胜利”,七成慢性肾衰能被他控制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5日讯  “一旦确诊为慢性肾衰,肾功能就没有办法再恢复正常了。医生能让慢性肾衰不继续发展,就是最大的胜利。”72岁的余秉治主任是武汉知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师从父亲余青萍教授。其父是肾病名家,卫生部“西学中” 金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肾病学会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首届主任委员。搞了40多年的慢性肾衰,余秉治对慢性肾衰的控制率达到了70%,大大延迟了病人开始透析的时间。其中,最长的病人已经维持了19年。

    余秉治

让病人坚持19年不透析

60岁的祝师傅在年轻时因外伤摘除了右肾,29岁时发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被确诊为慢性肾衰。2002年2月, 他找到武汉市第一医院肾病科余青萍教授看病时,肌酐已经高达620微摩尔/升,濒临透析。

根据祝师傅的病情和经济情况,余青萍用价廉的中草药为他治疗,将祝师傅的肌酐稳定下来。2011年,老余教授突发心梗,无法再坐诊,祝师傅便转到余秉治主任手上继续治疗。2016年11月23日,复查肌酐值为625,14年多几乎没有变化。

自觉身体不错的祝师傅不再严格控制饮食和作息时间,等到他一年后再去复查时,肌酐长到了870,医生建议透析治疗。祝师傅再次找到余秉治,希望能继续吃中药控制。余秉治评估了他的病情,认为祝师傅虽然血肌酐很高, 但是能吃能喝能睡,也没有恶心呕吐,并没有紧急透析的指征。经过1年半的以中草药为主配合西药的治疗,祝师傅的肌酐再次稳定在了860。

8月2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在门诊碰到了前来复查的祝师傅,刚刚旅游回来的他看上去跟正常人无异。余秉治给祝师傅算了一笔账:目前一个月中药费800元左右,透析一个月至少要8000多元。“如果我不说,身边的人都看不出来我有病。”祝师傅笑着说,多亏了余主任,这19年活得跟健康人没啥区别。

将父亲的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

“我跟父亲都是‘西学中’,但他在中医上的成就让我望尘莫及。”提起父亲余青萍,余秉治经常自谦不如。

余青萍教授开创性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和中药”的综合治疗,在业内被称为“中环强”疗法,大大提高了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愈率。余秉治主任在继承中发现,在使用激素治疗的不同阶段,患者会出现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和气虚的症状变化。而且他发现,气阴两虚还应该细分为阴虚重于气虚,气虚重于阴虚,或气虚阴虚相当,经过对症治疗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激素停用后半年,疾病很容易出现反复,如果能用益气养阴的中药进行巩固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我治疗的肾病综合征的病人,激素撤减完后很少有复发的。”

余秉治清楚地记得,当年国内治疗慢性肾衰最火的中药制剂是尿毒清颗粒,但是价格较贵。余秉治牵头组方研制出“参芪肾衰合剂”,和尿毒清进行临床对比实验,证实两者疗效相同。“尿毒清的价格是我们的几倍,吃它一盒够我们的病人吃一个星期。”余秉治解释,肾病是个穷病,很多病人经济条件不好,参芪肾衰合剂的问世让更多的肾衰病人能吃得起药。

慢性肾衰控制标准比国际标准都严

余秉治介绍,确诊慢性肾衰后,肾功能不可能再恢复正常,所有的病人最终都会走到尿毒症,甚至需要透析治疗。况且,一般人过40岁以后,肾功能每年会下降1%,再加上还有慢性肾衰,能够维持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不变,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目前,余秉治手上有近200个慢性肾衰病人在治疗,他每年都会对病人的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进行统计,这两个数值是反映肾脏功能最重要的两个指标。统计显示,68.7%的病人肌酐不上升, 肾小球滤过率不下降。这意味着,约七成的慢性肾衰能被控制。“国际上把血肌酐一年增长30个微摩尔/升以内都认为是治疗有效,我们的有效率统计标准是一个都不变,比国际标准还严格。”(记者刘璇  通讯员喻锎  王娟)

【编辑:彭向东】

(作者:刘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