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伟大斗争是复兴路上必修课

《伟大斗争与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郝永平 黄相怀 等著

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

本书在认真研读原著原文及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认为从理论分析看,伟大斗争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作用,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解读阐释;从内容指向看,伟大斗争着重指向是反腐败、意识形态、军事、国家统一等重点领域,必须在把握一般的同时突出重点;从实践要求看,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斗争原则、斗争立场等,是必须把握好的主要内容。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进行伟大斗争,已经成为检验新时代好干部的重要标准。

作者简介

郝永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进步观念的当代重建》《创新:由危机走向进步的动力》《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著作。

黄相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处长、副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著有《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等。

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从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等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的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了更好理解和把握“伟大斗争”的深刻内涵,本期“求知”摘编《伟大斗争与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一书的序言,以飨读者。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突出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深刻把握和准确阐发这一重大论断,是学习和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国内外实践充分表明,进行伟大斗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必修课,也是必须修好的一门主课。

斗争精神是治疗发展条件好了之后容易滋生的“富贵病”的一剂良药,是治疗承平日久之后容易滋生的“麻木症”的一剂猛药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曾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一度出现了失误,遭受了损失。为了总结经验和教训,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在1962年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表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出这样一个判断,既是对毛泽东同志有关重要论述的继承和阐发,又具有新时代背景下的深邃思考。

伟大斗争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体现为实际的行为举措。伟大斗争的指向是明确的,就是针对那些不斗争不足以解决问题的人或事;伟大斗争的方法途径也是明确的,就是用精准有效的手段来推进;伟大斗争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明确的,就是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赢得胜利。由是观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其中无疑包含着开展“伟大斗争”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和平年代进行治国理政需要“两手”,“柔”的一手和“刚”的一手都不可缺少。我们既要搞和平建设,也不能放松斗争的警惕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阐述,并把伟大斗争置于首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作为一种精神品质,伟大斗争的作用在于,使人们能够始终对矛盾、问题和隐患保持较高的警惕、警醒和警觉,“夙兴夜寐,朝乾夕惕”,不至于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境地而不自知。这是治疗发展条件好了之后容易滋生的“富贵病”的一剂良药,也是治疗承平日久之后容易滋生的“麻木症”的一剂猛药。

伟大斗争之所以伟大,主要不在于波澜壮阔,不在于惊心动魄,不在于威武雄壮,而在于有着崇高追求,以人民利益为至高目标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要做好历史的答卷,不断迎接历史“大考”,“伟大斗争”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与国内一些领域的重大风险、挑战、阻力,都是“伟大斗争”的对象所指。

从国际形势看,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盼中国好”的力量在增加的同时,“盼中国不好”的力量也在增加。特别是,一些随着中国崛起而产生强烈“失落感”“威胁感”的国家,必然会在国际贸易、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对中国采取不友好的态度乃至实际的行动。当一些态度和行动以极端化的方式直指中国的时候,也就是中国需要用斗争方式“亮剑”的时候。

从国内形势看,目前中国已进入了从主要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到既要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又要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的阶段。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任务更加艰巨复杂。当国家的领土与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候,当一些腐败分子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违法乱纪、谋取私利的时候,当一些错误思想试图混淆广大人民群众的视听、制造社会上思想混乱的时候,就需要拿起斗争的武器。

党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上述考验和危险的任何一个因素,一旦演化为系统性的挑战,无疑将对党长期安全执政与实现自身历史使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形,必然的选择就是进行伟大斗争。须知,任何“娄山关”“腊子口”“大渡河”都是打过去、冲过去的,都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过去的。

伟大斗争之所以伟大,主要不在于波澜壮阔,不在于惊心动魄,不在于威武雄壮,而在于它有着崇高追求,这就是以人民利益为至高目标。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谁要搞分裂活动、威胁到祖国的统一,就一定要与之开展斗争。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的选择,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最高政治力量和制度保障,谁要是否定和破坏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就一定要与之开展斗争。全面发展、美丽中国、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等代表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要阻挠人民需要的满足、破坏人民利益的实现,就一定要与之开展斗争。

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需遵循规律讲究科学方法

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要遵循斗争的特点和规律,一方面要不怕斗、敢于斗,另一方面要善于斗、巧于斗。

首先,要发扬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进行伟大斗争所必备的。马克思主义既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既定的客观条件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某种意义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斗争精神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元素。“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由于斗争精神的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时期,无往而不胜;面向未来,只有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其次,要增强斗争本领。毛泽东同志1939年在延安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从现实看,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面临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等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本领恐慌”。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提高各种本领,显然是不行的。提高斗争本领说到底就是提高战胜艰难险阻、争取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各种方式锤炼,不断提高各种本领,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才能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

再次,讲究斗争策略。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在一切事物及其运动中存在的特点是不相同的,是为矛盾的特殊性。每一事物内部的矛盾特殊性构成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是认识事物的特殊性;研究问题,最主要的是研究问题的特殊性;结合实际,最主要的是结合实际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矛盾解决方法的特殊性。

最后,坚持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斗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依法治国要求推进一切工作要于法有据。在进行伟大斗争过程中,要严格按法律办事,树立法治权威。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郝永平 黄相怀)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李尔静 整理)

【见习编辑:刘益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