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画好像生来就属于黄鹤楼“,同一画家的二次创作效果动人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11日讯(记者杨晓雨 通讯员江萌)壁画是一种什么艺术形式?位于黄鹤楼五楼的这一组《江天浩瀚》壁画应该如何欣赏和评价?应该怎么加强对壁画的保护?11日,壁画竣工仪式结束后,近30位专家齐聚一堂,以“黄鹤楼中国重彩壁画”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研讨会。

历时5个月的黄鹤楼主楼五楼的江天浩瀚壁画正式修复完成,将在中秋节亮相。 记者任勇 摄

此次与会专家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醉、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刘斌、俄罗斯著名青年画家道尔斯基·巴维奥·亚历山大洛维奇、中国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等。

《浪淘沙》资料图

陈醉用四个词高度评价了修复后的壁画。一是气势雄伟,在这组《江天浩瀚》壁画中,位于中间位置的一幅《浪淘沙》,大量运用直线条,将巨浪的铿锵、长江的磅礴气势展现得很好,让人想起“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诗句。二是淳朴深厚,位于《浪淘沙》左右两侧的壁画《流逝》和《华年》,人物故事十分丰富,表现了黄鹤楼的历代兴废和源远文化,具有历史的厚重和沧桑。三是手法多样,除了传统的泥金手法,还吸收了很多当代人喜欢的表现形式,注意透视感和层次感,可以看出作者的深思熟虑,堪称历史作品修复的典范。四是勤奋刻苦,这是最感人至深的地方,77岁高龄的楼老先生连续5个月的勤恳,才能够让壁画呈现出这样动人的效果。

《流逝》资料图

“这些画好像生来就属于这里,没有这些壁画的黄鹤楼我无法想象。”道尔斯基·巴维奥·亚历山大洛维奇赞叹道。基于自身经历,他对壁画的创作难度深有感触。壁画与文人画家自由作画不一样,它是一种公共艺术,往往有很多限制,缺少创作自由,因而大多比较冰冷。“但我看到这些壁画的一瞬间,我很惊喜和震撼,这些壁画如此生动和空灵,每一寸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壁画的风格和色调也与周围的楼体和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他说。

殷双喜表示,由同一画家对壁画进行两次创作,并且有很大的提高,这在壁画史上实属难得。

【见习编辑:戴容】

(作者:杨晓雨任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