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有意思,是思政课的“正确打开方式”|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 华智超

近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武汉伢都用上了新版思政课教材。

在一些人印象中,思政课可能枯燥。但近两年,思政课变了。首先是内容。从过去的《思想品德》到《品德与生活(社会)》再到最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变了,由名称到内容,指向清晰,回到了立德树人这个根本。

道德与法治,有个人层面的道德,譬如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内容针对性很强。一方面,信息化社会信息大量涌入,其中不乏负面消极信息,另一方面,孩子长大成人后要独自面对社会压力,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人生尤为重要,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扣好。思政新教材新增加的“敬畏生命”“我的毕业季”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道德与法治,更有公共层面的德育,比如法律意识、家国情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等等,这既是个人在时空中的坐标,也是个人发展的航向。为此,新教材专门设置了中国梦、国家总体安全观等专题,这些内容让思政课更有意义。

不只内容,思政课教学形式推陈出新,让人眼前一亮。长江日报持续报道了武汉中小学课堂上一些优秀思政课。有的思政课讲武汉历史底蕴和发展成就,学生们用诗歌朗诵或“快闪”点赞武汉,对城市的自豪感与归属感不断累积;有的思政课上,学生们从邻居、亲人的奋斗故事中看到平凡人也能发出不平凡的光彩;还有的思政课上播放《二十四节气》沙画视频,学生们爱上了中华传统文化,课后把“二十四节气”图绘制在了学校大门口的路障石上。有的思政课采用情景表演、小组讨论、案例解剖等方式,把思政课上成了学生最喜爱的课。

说历史、讲故事、看视频,学生上台讲、下课动手做,这些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让思政课变得有意思。这样的思政课,学生爱听了,而且真正听到心里去了——有意义又有意思,是思政课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编辑:付豪】

(作者:华智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