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物】南明史上红豆艳


文/寇研

晚明“秦淮八艳”中,柳如是无疑是最有名的。除了她的诗词才情,喜着男装的僭越世俗的举止,终其一生资助复明势力抗清的义举,更有她与钱谦益的年龄相差36岁、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

钱柳结缡的缘起,许多柳如是的传记中都会提及这一笔:崇祯十三年仲冬,柳如是一身男子装扮,放舟常州虞山拂水山庄,以“柳儒士”拜帖求见……次年六月,柳如是正式成为拂水山庄的柳夫人。

尽管拂水山庄蜚声江南,都进入了江南别墅排行榜的前三,但与钱柳二人缘分最重乃至在历史留下特别声名的,并非这座豪华别墅,而是位于长江白茆港附近的红豆山庄。山庄取名“红豆”,源于园内一株颇有年岁的红豆树。这树也奇怪,虽然年龄也不算很大,却也至少二十年没有开花结果了,像是提前进入更年期。

至公元1649年,大明王朝已经经历了很多事,如1644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中国南方相继建立又被打垮了的两个政权,弘光政权和隆武政权;第三个政权永历政权虽然建立了却被清军赶得四处逃亡,等等。而乱世之中钱氏夫妇的际遇,则是钱谦益在弘光政权被剿灭时短暂降清,以及其后两次受迫害入狱,又终于在柳如是等人与清廷艰难斡旋后的“大难不死”。历劫归来,钱氏夫妇做了一个重要决定,移居白茆港的红豆山庄。

白茆港紧临长江,不仅入海隐秘、方便,而且易于与海上的复明势力取得联系。其后十余年中,柳如是夫妻俩在红豆山庄接待了许多从海上潜来的义士,数度倾力资助。当郑成功兵败南京,退出长江时,钱谦益也曾从白茆港乘小舟入海,试图说服郑氏继续北伐……

公元1663年,钱谦益82岁了。此时,大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遇害,郑成功病逝台湾,明遗民复国的希望彻底破灭。清军水师还封锁了白茆港,红豆山庄因此陷于孤困,再不能联络、接应各方义士。大明复国之梦似如山庄内的红豆树,就此沉寂了。

奇怪的是,也就在这一年,红豆树终于又开花结果了。柳如是将采摘的红豆作为寿诞贺礼,送给丈夫。钱谦益见之欣喜,认为“铁树”开花是一个好兆头,说不定复国又会出现峰回路转的新希望呢。老人扛着身心病痛,赋《红豆诗十首》。其中一首写道:“二十年来绽一枝,人间都道子生迟。可应沧海扬尘日,还记仙家下种时。”

但仅在次年,钱谦益病故,一月后,柳如是因家难所迫,自缢而死。

南明史上这对著名的抗清夫妇,就这样相继而亡,这在明遗民群体中引起很大震动。人们纷纷赋诗悼念,回顾这对夫妇十数年的恩爱生活。在悼念诗中,红豆已成两人爱情的象征,频频出现。如“清秋纨扇障西风,红豆新词映烛红。”又如“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等等。

时光流逝。三百多年后,大学者陈寅恪先生旅居昆明时,偶然购得一颗红豆,据卖主所言,这颗红豆来自“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先生为此特意赋诗《咏红豆》以资纪念。诗歌末尾写道:“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因了“相思”,这红豆竟也成《柳如是别传》的写作缘起。先生费十余年之功,创作八十余万字皇皇巨著,抒发柳如是的“孤怀遗恨, 表达了三户亡秦之志,清词丽句,传递出九章哀郢之辞,于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足有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先生谓柳如是的“孤怀遗恨”,又何尝不是他一生心之所系?

由是,南明史上这几枚红豆,历经数百年,辗转人间,被不同的人寄予不同的情思。于钱谦益夫妇,这是复国希望。于钱氏友人,这是两人爱情见证。于陈寅恪先生,这是柳如是这样一位“婉娈倚门之少女, 绸缪鼓瑟之小妇, 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的令须眉也望之汗颜的沉湘复楚之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