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和2018年具体目标

长江日报记者肖畅 邵澜

未来五年的具体目标是:

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万元和2万元。

我省今年地区生产总值主要预期目标是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将引导全省上下把发展的注意力、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效益上来,推动经济发展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2018年,我省要扎实做好10个方面工作: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精准脱贫聚焦“准”和“实”

确保104.6万人脱贫

17个贫困县摘帽

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整治,强化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薄弱环节监管,继续实行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精准脱贫要聚焦“准”“实”二字,下足绣花功夫,确保104.6万人脱贫、17个贫困县摘帽,确保已脱贫人口可持续稳固脱贫。

污染防治要实施三年攻坚行动,重拳治气治水治土。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让干实体经济有信心

实施“工业千项

精品工程”

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抓紧抓实“3121”工程、“双九双十”行动,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推动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内涵式发展,引导化工、建材、冶金、纺织等产业提档升级。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工业千项精品工程”。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计划,纵深推进“五个一百”和“三千亿元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务服务、设计咨询、工业软件等服务业集聚区。

推动“一主两副多极”竞相发展

支持武汉创建

国家级长江新区

有效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核心城市龙头作用和交通网络疏解功能,加快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长江中游城市群最重要的增长极。

推动“一主两副多极”竞相发展,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创建国家级长江新区。支持襄阳、宜昌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力。支持20个左右经济强县建成新的增长点。继续支持100个县域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

让新经济跑出加速度

推动集成电路等

加快成长为千亿产业

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规划建设一批新产业集聚区,谋划推动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推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北斗导航、新能源汽车等加快成长为千亿产业。

推动数据强省战略,深入实施“宽带湖北”行动,加快构建“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和“万企上云”工程。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分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六大工程,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孝感等示范基地做大做强,支持随州、咸宁等地建设国家应急产业基地。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湖北自贸区建设

对标国际规则体系

全面落实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主动对标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突出制度创新,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治化,探索更多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完善“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生态治理必须穿“新鞋”走“绿道”

深入推进

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

坚持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突出整治非法码头和采砂场,保护饮用水源地,“关改搬”沿江化工企业。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始终高举“绿色指挥棒”,守好“绿色责任田”,把湖北建成美丽家园。

优化供给着力“破”“立”“降”

支持国家存储器基地等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突出抓好重大项目谋划实施,更大力度加强与国家战略的对接,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更大力度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优化投资结构,引导各类资本更多投向重大产业、重大科创载体、重大民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技改、高新技术产业和民间投资比重。

支持国家存储器基地、商业航天基地、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广汽传祺宜昌基地、江汉战略储气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实施交通强省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三峡综合交通枢纽、汉江现代航运体系建设,加快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荆州机场建设,抓好武西、郑万、武九、呼南、蒙华铁路湖北段和荆荆客专建设。

推动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

建设1000个

绿色示范乡村

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引导工商资本、技术、人才更多流向农村。推动城市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农村延伸。推进道路、能源、信息、防洪排涝、污废处理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解决农村2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改造农村危房8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建设1000个绿色示范乡村,完成1000个村环境综合整治。

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住房24万套

深入实施“湖北社保共享计划”,推进全民参保。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4万套。

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向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提高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需求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镇村中心幼儿园。

原标题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发展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效益》

【编辑 华智超】

(作者:肖畅 邵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