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烟火气的诗人作客武汉文学周,他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写成诗

诗人张执浩。记者周满珍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9日讯(记者周满珍)29日,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诗人张执浩携鲁奖作品《高原上的野花》,作客首届武汉文学周,和读者畅聊蕴藏在其诗歌中的日常美学——把日子过成诗,把生活写成诗。

张执浩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高原上的野花》出版于2017年底,收录了他1990年至2017年创作的诗歌,张执浩视其为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本诗集,“我的诗歌观念、诗歌美学,在这本诗集里第一次得到完整呈现。”

最富烟火气的诗人,张氏家宴成全国诗人圈美谈

当天出席诗歌访谈会的青年作家林东林,一上场便称张执浩是最富烟火气的诗人,种花种草,做饭育女,都是一把好手。张执浩坦言,所谓诗与远方,是一种美妙的想象,他的诗歌擅长讲身边的故事,从而形成了他的日常诗歌美学:其一是从日常生活中汲取诗歌创作的源泉,目击成诗,脱口而出,从随手可见的速写短章中,唤醒被大家遗忘的情感,复活诗歌直面生活的能力;其二是在诗意边缘化和诗意丧失的时代,让诗歌具有亲和力,从貌似鸡毛蒜皮的叙事中,释放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

为让读者领会日常生活的诗意,他现场分享并诵读代表作《白芝麻,黑芝麻》:“白芝麻比黑芝麻香/黑芝麻比白芝麻有营养/当你把它们拌在一起时/为什么我总是想/把黑芝麻从白芝麻里挑出来/把白芝麻从黑芝麻中捡出去”。他说,看似简单的生活叙事,映射的是生活哲理。他说自己的诗歌之所以不像传统诗人那样长于抒情,和创作经历有关。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创作,处女作是散文集,接着开始写小说,2006年才由武汉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是诗歌握着诗人的手在创作,在纸上留下痕迹。”2012年之后,他找到“目击成诗,脱口而出”的诗歌美学,认为诗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学,将诗歌与生活关联。

令读者难以想象的是,张执浩在生活中还是个“厨具控”,“看到五颜六色的锅,各式锅铲,就想买下来。”他可以自己操持一桌家宴,吃过的人无一不赞,已成为全国诗人圈的美谈。

好诗要在十行之内解决

热情参与文学周的读者们

如此热爱生活,《高原上的野花》为什么会出现37次与死亡相关的意象?在作品访谈会厚点互动环节,江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庄桂成忍不住好奇发问。张执浩回应,自己在生活中并不悲观,但诗歌缘自记忆的深处,来自命运的召唤,他说自己小时候曾两次接近死亡,一是好奇调皮,遭逢雷管爆炸的意外。二是患上急性肾炎,与死神擦肩而过。

作为诗人,张执浩有很多广为流传的金句,如“好诗要在十行之内解决。”有读者重提这个话题,张执浩仍然坚持这一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写长诗的传统,除了《春江花月夜》,很多诗都是四句或八句。“比起长诗,短诗更需要精准的控制。这个时代的阅读习惯,也不适合长诗。”

链接:

期待武汉文学周滋养出更多文学新群体

据悉,张执浩的诗歌访谈是首届武汉文学周作家访谈的收官之作。此前,李修文、李强、柳宗宣、张柳(知名网络作家君子江山)、车延高、董宏猷等先后在江汉大学清源书店举办了文学访谈,在文学青年中获得强烈的反响。

对此,张执浩感叹,“武汉能有自己的文学周,可以在城市文化中呼唤出更多的雅。”他认为,以前贴在武汉身上的世俗标签,和城市在新时期发展面貌并不相称。“武汉有120多万在校大学生,有着庞大的、青春的文学潜力,有待发掘。特别是在大学校园内举办作家见面会,可以召唤年轻人向文学靠拢,并受哺于、受惠于文学的营养,成长为和时代气质和城市气质更加匹配,更加水乳交融匹配的文学新群体。”

【编辑:朱曦东】

(作者:周满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