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武汉开发区人的家国情怀: “我们的事业,要为国家发展服务”

经过28年的发展,武汉开发区已成为一座现代新城,湖泊、绿地点缀期间。记者康鹏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30日讯(记者康鹏 通讯员 张敏)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比作1天,那么,武汉开发区诞生在下午3点40分,可谓姗姗来迟,年轻,且朝气蓬勃。

短短的30年间,一代又一代开发区人,将个人命运、区域发展与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紧密联系,敢闯敢干,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个不可能的奇迹。

最近出版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口述实录》,将开发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8-2002年,为创建探索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中法合资30万辆轿车项目(神龙公司)的落地;

第二阶段是2003年-2016年,为跨越发展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东风总部迁汉,以及东风本田等企业的建设;

第三阶段,是2017年至今,为转型提升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的建设,以及一大批创新平台、企业的落户。

创建之初,引进外资项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今天,从引进、吸收升级为自主创新、内生动力,打造“大国重器”,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武汉开发区始终承担着国家命题。

近30年来,武汉开发区发展的魂在哪里?未来前行的精神动力是什么?怎样继续在国家发展中寻找区域定位?是新时代开发区人在思考的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找来了三代开发区人的代表人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和家国情怀。

任德亮。记者康鹏摄

【第一代开发区人】

原武汉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蒋伯雄:

参与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相联

“我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生的人,小时候,经常跑到山里躲日本兵。70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很幸运,这一生能参与到国家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9月25日,第一代开发区人代表、原武汉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蒋伯雄表示。

今年78岁的蒋伯雄,1988年参与筹建武汉开发区,在开发区一直工作到2004年退休,长期参与、见证了开发区的建设、发展。

“武汉开发区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国家的发展,给开发区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而开发区的发展,也反过来,为国家发展做了贡献,探索了一些路径和经验。”蒋伯雄说。

蒋伯雄出身湖南农村,1959年考入清华大学,是新中国较早的一批大学生。1968年研究生毕业后,被分到武汉远郊的葛店化工厂。在那里工作了14年后,他被调到武汉市工作。

1988年,武汉开发区筹建,47岁的蒋伯雄来到沌口创业,开启了人生新旅程。

“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荒坡和湖汊,路只有一条破破烂烂的318国道。”蒋伯雄回忆。

当年条件十分艰苦,有较长一段时间,管委会在粮站仓库里办公。冬天没有暖气,就烧炭炉,满屋子都是烟熏火燎。神龙的法方总经理要

来拜访,粮站太破,实在不体面,只好去了买了点红缎布,把四张桌子拼在一起,铺上红缎布,充个门面。

但在服务企业方面,从武汉市到开发区,却绝不含糊。开发区最初的建设经费只有2000万元,穷到到处“讨钱”。但武汉市答应给神龙的2300亩地等16项条件,却勒紧裤腰带一一兑现。

东风本田的前身——万通公司成立时,合资股比不符合国家政策。为了帮助东风公司增加股比,开发区投入400万美元,又贷款300万美元,供东风使用。

“敢吃螃蟹,敢想敢干,为企业做好服务,是开发区发展壮大的秘诀之一。”蒋伯雄总结。

1998年,武汉开发区提出了一个今天看来很“狂”的口号,叫作:“再造一个武汉”。可见当年开发区人的雄心壮志,以及对武汉城市发展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今天看来,武汉开发区的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早已经超过1998年的武汉。

蒋伯雄对开发区充满感情,他表示,开发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在武汉产业经济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集更多人才。“30年前是找项目,30年后是先找人才。有了人才,才有项目;有了项目;才有发展。”

他建议,应该瞄准清华、北大、浙大、同济、华科、武大等顶级名校,吸引他们到开发区来设立人才聚集中心、创新平台等,并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科研环境、金融环境,把人才留下来,在这里安心搞发明创造。

此外,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要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动向,有的放矢地引入国内乃至世界最先进的企业,并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安心发展。“引进大项目要花大力气,更要有勇气,要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去争取。当年开发区的两个重点项目,神龙和东本,都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努力才引进的。有了好项目,开发区的发展就有了后劲。”蒋伯雄说。(记者 康鹏)

周剑光。本人供图

【第二代开发区人】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剑光:

给东风汽车装上“自主芯”

“中国梦”“东风梦”是心中最柔软部分

9月23日,东风公司技术中心第四届科技创

新周开幕,聚焦汽车“五化”(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会议议程之一,是周剑光分享T·创空间、智慧生态圈、众创平台等创新体系在一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果。

周剑光,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代表,他参与了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以及发动机控制器的汽车电子电控、智能驾驶等诸多关键技术研发。

2008年12月,周剑光回国,加盟东风公司。此前,他先后在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和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研发中心从事汽车发动机研发工作近15年。

回忆起在日本的这段时间,他说:“只能用好山、好水、好寂寞来形容,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国内的汽车行业突飞猛进地发展,自己感到非常自豪却又使不上劲。”

加盟东风公司,周剑光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个“硬骨头”——干老本行,自主研发乘用车发动机。

没有一份数据、没有一张图纸,一切从零开始。经过周剑光等海外专家及蒋国英等技术中心总师的共同努力,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攻克了自主研发汽车心脏——发动机的难题。

东风A16发动机成功点火,东风公司的自主乘用车——东风风神乘用车从此装上了“自主芯”。

经周剑光牵线搭桥,2008年起,东风公司一口气引进了14位海外博士,燃料电池专家贺挺、博士边宁等大量海归人才汇聚东风,被汽车界称为“东风现象”。

“来到东风,撇开待遇不谈,‘中国梦’‘东风梦’是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周剑光坦陈,回到中国安心踏实,随着国家战略转向创新驱动,武汉开发区向“下一代汽车”转型升级,自己要将这个梦做得更大更美满。

作为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剑光还承担着为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率先探路和率先实践的重任。

眼下,他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就是T·创空间、智慧生态圈、众创平台等创新体系的建设,关注年轻人的成长,“东风公司给予了年轻人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打破束缚,让年轻的员工充分实现自己的想法,探索出一条创新的体制机制路径”。 (记者 李金友)

邱志军。本人供图

【第三代开发区人】

华砺智行创始人邱志军:

清华海归博士回汉主攻“无人驾驶”

“我的事业在中国,在武汉!”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新时代武汉开发区人,我愿和我的团队一起,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克难攻坚,为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日前,华砺智行CEO邱志军表示。

40岁的邱志军是武汉人,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拿到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任教,并担任加拿大国家车联网技术研究和示范基地负责人。

两年前,邱志军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汉创业,在开发区创立华砺智行,从事车联网和智慧交通领域产品开发。邱志军和他的企业参与了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的建设,成为武汉开发区产业升级转型的见证者。

他介绍,早年在北美做研究时发现,政府决策程序繁琐且缓慢,国外车联网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快,实际应用却很慢。而此时,在中国,人工智能、车联网等相关应用如火如荼。

当时,邱志军马上意识到,“车联网和智慧城市的未来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我必须马上回国!”

2016年,邱志军回国创业,他与4名海外归国科技精英,在武汉开发区成立华砺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车联网技术应用研发。

之所以选中武汉,因为这里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同时,武汉高校众多,智力资源丰富,车联网研发所需的通信、软件、地理信息等专业人才都能招到。“我相信,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版图上,一定有武汉一席之地。”

华砺智行现有50多名员工,其中80%以上都是拥有高学历的研发人员,他们中不乏来自华为、中兴、微软等知名企业的技术骨干,也有从美国硅谷、华尔街回国的海归。

目前,在车联网无线通信、协议栈、软件开发包、信息安全中间件、车辆驾驶行为建模、交通智能算法等方面,华砺智行拥有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并开发出智能路侧设备、后装车载设备、前装车载模块等3种车联网产品及5种应用软件。

华砺智行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已在智慧交通、自动驾驶、整车制造以及共享出行领域进行应用,与上汽、东风、北汽等企业开展业务合作。2018年,华砺智行的产品有一半出口海外。

9月22日,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揭牌。华砺智行与华为、中移智行等企业一起,参与了示范区前期规划和建设,并为示范区提供了路侧设备、车载设备等在内的车路协调全套解决方案。

“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和数量庞大的ETC设备,以及建设中的5G通信网,为发展车联网和智慧交通提供了良好产业基础。像手机一样,未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在世界迅速崛起。”邱志军表示。(记者 张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