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字,挺起中国精神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鲁珊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长河中,人是最有光芒的标识。在新中国70年改天换地的历史中,人民是英雄,是创造者,是中国脊梁。

当代中国一路跋山涉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精神成长史。这些代表性人物来自人民,从人民中成长,为国家和人民拼搏奋斗乃至献身。

他们的精神与力量,永不过时,永不褪色,鼓舞着人民,定义着时代。

王莘

王莘 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爱国精神

王莘的名字,很多人不知道,但他笔下的《歌唱祖国》,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会歌唱。

王莘1938年考入陕西延安著名的鲁艺音乐系,师从作曲家冼星海,参加过《黄河大合唱》的首演。

1949年,象征新中国诞生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华夏大地上翻开激动人心的历史新篇章。中国人民太需要同唱一首歌,来赞美祖国,歌颂祖国,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感。

《歌唱祖国》作于1950年国庆前夕。王莘出差到北京,在天安门上看到神采飞扬的群众游行队列,心潮澎拜,在回天津的火车上一挥而就。这首歌结合了欧洲凯旋式进行曲与中国民族音乐颂歌,气势雄壮、热情豪放而又简洁上口,好唱易背,传唱一时。

195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此后,这首歌被称为“第二国歌”,在新中国广为传唱。短短几分钟的歌曲,却极大地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时代,报效祖国。

黄继光

黄继光 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在面对无数像黄继光一样视死如归的志愿军战士时,美国人曾问,“他们是吃了不怕死的药物吗?”

美军不会理解,黄继光这样的血肉之躯里,为何蕴藏如此巨大的力量。

黄继光是在旧中国受到地主压迫的贫苦农民,新中国成立让他的生活改天换地。因此抗美援朝战争征兵中,他因身材较矮落选,却以极大热情破格录取。

1950年开始的志愿军入朝作战,是新中国开国第一仗,实力悬殊,世界瞩目。黄继光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一次冲锋中,面对敌方机枪扫射,我军冲锋受阻。此时身负重伤、弹药耗尽的黄继光爬向火力点,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向敌军的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精神的长城是打不垮的。黄继光和志愿军英雄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安全和独立,为共和国的发展保驾护航,也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容国团

容国团 首个世界冠军激发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容国团,可谓打出中国人志气的第一个体育人。

1959年4月,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容国团杀入男单决赛,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胜三局实现逆转,成为中国体育界第一个世界冠军。

这是中华民族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洗雪了“东亚病夫”的民族耻辱,为中国人大大地争了一口气。22岁的容国团一回国,即成为“民族英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贺龙亲自接机献花,周恩来总理甚至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并称。

容国团夺冠的1959年,正是国内面临1949年以来严重经济困难的特殊时期。这个世界冠军,给国人以极大的鼓舞,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三年经济困难和国际封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此后,中国体育大踏步地走向世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名列奥运金牌榜榜首。

时传祥 

时传祥 任劳任怨的劳动奉献精神

时传祥是横跨新旧社会的掏粪工人。上世纪20年代,14岁的时传祥从山东逃荒到北京城郊一家私人粪场,当起了掏粪工。当时,掏粪工不仅受到社会歧视,还要受行业内“粪霸”的压榨和盘剥。

新中国成立后,掏粪工人成为堂堂正正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干了20年掏粪工的时传祥第一次有了做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扬眉挺起腰,翻身做主人,他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任劳任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59年国庆节前,毛泽东请时传祥到中南海去住,并把他请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宴会上为他敬酒。刘少奇接见他时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干同一份工作,却活出两份模样,时传祥身上,深刻烙印了国家与制度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王进喜

王进喜 拼搏奋斗的“铁人”精神

“铁人王进喜”是新中国最著名的工人形象。

王进喜6岁要饭,10岁放牛,12岁背煤,14岁成为石油劳工。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从被奴役的劳工,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成为新一代钻井工人。

国家新立,国际封锁,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

正是在“为国家分忧,为民族争气”的强烈情感和责任心的驱使下,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常说,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油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1960年,王进喜率队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工业学大庆,王进喜代言了新中国第一代拼搏奋斗的工人建设者。他所代表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也成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宝贵财富。

雷锋

雷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雷锋,一个穿透时空的响亮名字。毛泽东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是上世纪60年代在辽宁抚顺参军的解放军战士,他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无私助人,乐于奉献。虽然22岁即因公牺牲,但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粮食紧缺、棉花减产,苏联又撤走专家,内外交困,同时,人们集体主义观念浓厚,利益需求趋同。正是这样的时代,孕育出了“心里永远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上”与“善”,也体现了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时代特质,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事业无私奉献。这在当时成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特殊条件下,团结力量,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经过50多年的丰富和发展,这种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焦裕禄

焦裕禄 执政为民的务实精神

焦裕禄不是官,是人民群众心中的一座丰碑。

上世纪60年代的河南兰考县,遭受严重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灾荒严重,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县委书记焦裕禄,穿布衣,踏布鞋,吃住与群众一起,带领干部群众整治三害,与风沙作斗争,让20多万亩盐碱地变良田,摸索出一套整治三害的有效办法。他当年力主种下的泡桐,如今已是兰考县支柱产业。

焦裕禄心里永远装着人民。他总是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总是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总是在人民当中,受到当地人民群众深情爱戴。他病逝时,葬礼现场人山人海,群众披麻戴孝洒泪相送。到今天,兰考县还有一株泡桐,被命名为焦桐。

焦裕禄生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本色,生动诠释了人民群众是时代阅卷人的深刻逻辑。焦裕禄的精神光芒,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1955年10月,钱学森(左)回到祖国

钱学森 感人至深的“两弹一星”精神

20世纪50年代,曾有美国官员说,无论在哪里,钱学森都值五个师。毛泽东听说后大笑,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就科学成就而言,钱学森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是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内最杰出的科学巨星之一。

然而,钱学森最耀眼的光芒,闪耀在新中国。国家初定,百废待兴,而虎狼环伺,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关键时刻,钱学森克服重重障碍,海外归来,以身报国,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为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卓越贡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

钱学森,不只是一个人。他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投身新中国建设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炽热的爱国情感,无私的献身精神,高尚的人格力量,创造了共和国发展史上的奇迹,为国家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铸就了感人至深的“两弹一星”精神。

郎平

郎平 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精神

一个郎平,两代女排。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最令人激情澎湃的词汇之一。

当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走上巅峰。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表现出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超出了体育界,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永不言弃,勇攀高峰。因强劲果断的扣杀被称为“铁榔头”的郎平,正是那支英雄队伍的核心球员。

永不言弃,勇攀高峰,也是郎平人生的写照。作为运动员退役后,她并没有按下人生暂停键。她游学海外,不断充实自己,渐渐成为国际排坛中最亮眼的中国籍主帅。20世纪90年代以后,她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时期,主动担任主教练,大胆改革创新,大刀阔斧起用新人,把中国女排重新带上巅峰,尤其是在里约奥运会的冠军争夺赛上,郎平和女排姑娘,再次出色诠释了何为“顽强拼搏”,何为“无所畏惧”,何为“永不言弃”。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申纪兰

申纪兰 人民当家做主的生动体现

今年89岁的申纪兰,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然而,从1954年至今超过60年的时光里,她又是唯一一位出席了从第一届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她以普通中国人的身份,见证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60年。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生动体现。申纪兰率先提出“男女同工同酬”,最终推动其写入宪法。人民“当家做主”,正是体现在一个又一个像申纪兰这样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将自己的心声和体验,将自己在基层生活、劳动中的一切真实感受,直接反映至中国最高的政治舞台,推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决策、法律、制度,普通中国人民的心声正是由此点滴汇聚,上升至国家意志。

中国的伟大社会革命之所以是一场“改天换地”的革命,正是因为无数普通中国人身上的枷锁被打破,走向国家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书写自己的故事,表达“人民性”这个永恒主题。

袁隆平

袁隆平 自力更生的精神

谁来养活中国?这是上世纪西方世界对一个十多亿人口大国之问。

袁隆平回答: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

袁隆平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农业科学家。他进入农校学习的1953年,全国土改完成,农民获得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袁隆平饿过肚子,对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感受特别深:中国人口这么多,人均耕地这么少,粮食安全特别重要。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到自己手里,不要靠人家。

上世纪70年代,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世界惊呼为“东方魔稻”。此后几十年,品种不断改良,迄今,杂交水稻年增产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为从根本上解决全国粮食自给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但帮助中国人在吃饭问题上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还走向世界,为解决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吃饭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刘翔

刘翔 颠覆偏见、为中国人正名

跨栏从18世纪末正式成为体育项目迄今200多年,刘翔是颠覆式的存在,颠覆人种偏见,颠覆体育传统。

根据牛津大学舍恩伯格教授研究,所有奥运会项目里,对人种要求最苛刻的是短跑。传统观念里,那只为黑种人和白种人擅长。就连黑种人也要细化,长跑王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运动员,从神经类型和肌肉构造上,并不适宜短跑。

然而,2000年至2012年,中国人刘翔参加了超过48场世界级重要田径赛,获得过36次冠军,1次跑平世界纪录,1次打破世界纪录,5次打破亚洲纪录,3次打破亚运会纪录。他是男子110米栏史上唯一的大满贯,也是田径直道项目大满贯5位运动员中惟一的黄种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91秒的成绩打破奥运纪录夺冠,他身披国旗,一跃跳上冠军领奖台,自信满满说出“中国有我,亚洲有我”时,世界为之震动。

刘翔的意义,远远不只是跨栏高手、世界冠军,他打破了世界的思维定势。没有什么事一定是什么人才能干,什么人不能干。中国几十年的发展成就,不正在打破世界的思维定势吗?

屠呦呦

屠呦呦 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在谈之色变的疟疾世界中,屠呦呦是一位真正的天使。她让一株小草改变世界,让青蒿素成为中国传统医学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疟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高死亡率传染病。在抗疟新药品尚未问世的时代,全球每年约有2亿人染上疟疾,超过50万人死亡,其中多数为儿童。

屠呦呦团队于1971年发现了青蒿素。发现过程异常艰苦。屠呦呦及同事试验了上千种药物,曾以身试药导致中毒,最后终于提取出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在上世纪80年代,为中国人防治疟疾树起一道防火墙。

青蒿素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尤其是在疟疾流行的非洲,无数生命得以挽回。在“疟疾”这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面前,屠呦呦团队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2015年10月,诺贝尔奖委员会把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等3名科学家。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鲁珊

【编辑:付豪】

(作者:鲁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