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观念的进步还是就医体验的改善?中南急诊医护人员集体“摘口罩”引争议

长江日报-长江网10月29日讯  近日,前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患者,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医护人员接诊患者均不再佩戴口罩。据了解,该院在急救中心试点推行“摘口罩”行动,要求医护人员问诊、交流病情时一律“坦诚相见”,仅在进行无菌操作、侵入性操作、保护性隔离时,或者接触到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疾病患者时才佩戴口罩。

医护人员不戴口罩为病人救治。记者金振强 摄

缘起——

这家医院要求医护“摘口罩”

发起“摘口罩”行动的,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赵剡。他在法国访问期间,曾陪家人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国外医生在接诊病人时均不佩戴口罩。作为家属的赵剡通过医生的面部表情,可以充分感受到对方传递的温暖和善意,这令他感触颇深,由此关注到“接诊病人到底有无必要佩戴口罩”这一问题。“国内的医生摘下口罩露‘真容’,是否也可以促进医患沟通?”回国之后,赵剡再次和同事们聊起了这个话题,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摘口罩。

医护人员不戴口罩为病人救治。记者金振强 摄

事实上,按照我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规定,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无菌操作、侵入性操作或实施保护性隔离时,需进行标准预防,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但对于医患交流、问诊环节则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换言之, 医生在接诊环节佩戴口罩,多出于观念和习惯,并无硬性要求。

如果医生面对的是流感患者怎么办?

“此项行动的目的是拉近医患关系,并减少口罩的过度使用,而不是一刀切。”护理部主任孙慧敏介绍,按照要求,医护人员进行任何一项诊疗、护理操作之前,都应评估人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感染性物质暴露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

假如医生面对的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呢?孙慧敏介绍,门诊导诊分诊环节会对患者进行一个初步评估,发现患者有发热症状,疑似患有呼吸道传染病时,会主动给患者发放口罩并建议其佩戴。

“即便同样使用普通医用口罩,主动防护的效果也远远高于被动防护。”孙慧敏解释,这是因为医生面对的是众多病人,机会性感染的概率倍增。毕竟,患者是否患有感染性疾病相对明确,把“病菌关在屋里”比等病菌扩散出去后被动防护有效,也有助于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调查——

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多少医生在“戴口罩”?

既然接诊环节无硬性要求,有多少医生在坐诊时选择佩戴口罩?记者分兵多路,对此展开调查。

10月29日下午5时许,汉口医院急诊外科两间诊室,各有一名医生坐诊,陆续有患者前来看病。记者留意到,两位医生都没有佩戴口罩,其中一名女医生正在与患者交流,态度温和,表达也很清晰。长廊另一端输液区,有几名患者正在输液,戴着口罩的护士穿梭其中。

医护人员不戴口罩与患者沟通。记者金振强 摄

同一时段,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路院区骨科急诊诊室,值班医生并未佩戴口罩。而在急诊抢救室,医护人员则佩戴了口罩。一名在抢救室忙碌的医生告诉记者,医护人员进行有创操作时,按规定必须佩戴口罩。

下午6点,记者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在输液室和抢救室,正在忙碌的医护人员均佩戴了口罩。此外,急诊内科病房、急诊外科病房的医护人员也戴着口罩在工作。而在急诊内科、急诊外科门诊,正在坐诊的医生没有佩戴口罩。该院二楼的儿科急诊处,医生戴着口罩看诊,不少前来就诊的孩子也戴着口罩。一位儿科医生说:“我们面对的都是婴幼儿患者,相对免疫力低一些,戴口罩既是对患儿的保护,也是对自身的保护。”

医护人员不戴口罩与患者沟通。记者金振强 摄

武汉市第六医院急诊科主任章希刚给患者做完清创缝合,身穿工作服,戴着口罩、帽子,全副武装。“对医生佩戴口罩,患者的态度褒贬不一,有病人认为医生戴口罩是嫌弃他们,没有亲和力,也有一部分病人认为戴口罩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由于没有硬性规定,医生是否戴口罩主要取决于个人习惯。“

争议——

“摘口罩”会不会增加医生感染风险?

戴口罩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避免医护人员职业感染?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剑介绍,这要从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三种口罩说起,即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医护人员不戴口罩与患者交流。记者金振强 摄

其中,医用外科口罩对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对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建议医护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包括N95型口罩等,对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感染,建议医护人员在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佩戴。

而目前医护人员在门诊使用的,是防护级别最低的普通医用口罩。这种口罩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仅能起到有限的物理隔离作用,对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护作用有限,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反而会让患者产生距离感。

在夏剑看来,“摘口罩”是一种观念的进步,更是该院改善就医体验的重要举措。他介绍,在与时间赛跑的急诊科,医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由于接触时间短,建立信任尤为不易。针对心梗、脑梗患者,有时医生已经急得额头冒汗,家属还在不慌不忙地打电话。“摘口罩”后,患者和家属可以看到医生的面部表情,及从中传递出来的真诚、关怀和急切情绪,提高沟通的效率。

回应——

医护人员对此喜忧参半

“摘口罩”对患者来说好处不言而喻,对医护人员来说则喜忧参半。李欢是中南医院急救中心一名护士,她坦言,戴口罩客观上起到了“面具”的作用,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很好地隐藏,这从心理上给了她很多安全感。一旦与患者坦诚相见,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传递给患者正能量,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医护人员不戴口罩与患者交流。记者金振强 摄

夏剑曾在美国德州公立医院进修。他说,表情管理在美国医学院校开设有专门课程,医生有着非常好的职业素养,与病人交流时善于通过肢体动作传递温暖与善意,比如在安慰病人时会自然而然地拍一拍你的肩膀。“摘口罩”后,急救中心也将对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大家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中南医院护理部主任孙慧敏对一本从患者视角审视医患关系的书印象深刻,“在病人看来,你(医生)是在观察,而我是在体验。”她说,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体验。从这一角度来说,改变医护群体长期以来“戴口罩”的习惯有一定难度,甚至有可能引发争议,但只要对医患沟通有利,对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有利,一切尝试都是有意义的。(记者武叶 刘晨玮 毛茵 通讯员高翔 李晗)

【编辑:彭向东】

(作者:武叶 刘晨玮 毛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