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码】假如遗忘消失


 文/尤雾

 尤雾,青年作家,从事文化和艺术批评,兼及译事

若说我们存在于世间是靠着记忆,更不如说是遗忘定义了我们的存在。这似乎是一个违背直观常识的说法,但事关记忆和遗忘的问题,远不如一般想象那样简单。通常来说,我们重视记忆,无论是个人记忆或者集体记忆,我们总会相信是记忆塑造了存在本身。但我们甚少将目光定睛于遗忘之上,仿佛遗忘是一桩值得被遗忘的事件。

事实有时候和直观相悖。新闻里会记载一些记忆超群的人物,而那些过度的记忆所带来的往往不是来自生命的幸福,而是更多的不幸。你想一想,假如你从小至今的所有景象都事无巨细地储藏在你的脑海里,那你将需要一个何等强壮的头脑来处理这些繁杂而没有秩序的景象。甚或其中更多的记忆本身未必有多大价值,可你也不得不留下它们,就像一间存留了生命中所有旧物的房间。你固然没有丢失之忧,但这件房间的冗杂也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在今天的世界上,“记忆忧虑”已经开始成为问题,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上的“数字记忆”已经开始成为我们生活中尾大不掉的冗余之物。虽然说电脑内存依旧会被称为“记忆体”,但越来越庞大的记忆体已经开始成为一些累赘。你记住的不仅仅是生命里那些荣耀和光辉,还包括耻辱和痛苦,以及更多的毫无意义之物。“数字记忆”的问题,已经开始转向“数字遗忘”的问题。

很简单,要是你生命中的一切都在互联网上留下印迹,足以供人随时查阅,这究竟是佳事还是恶事?谷歌等搜索引擎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再停留在搜罗信息之上,他们拓宽了更多的业务来负责删除信息,也就是删除记忆。人们愿意还原时间,把时间还原到古典时代的景观,作为某种接续不断的表象,而不是把一切时间中的对象都呈现在同一个时间之中。这些被试图删除的记忆,不仅仅是不快的记忆,也包括好的记忆。毕竟在这个数字年代,“记忆”本身已经开始构成了一些令人恐惧的对象。

事实上,当我们在言说“记忆”之时,本身也在言说“遗忘”。只有那些遭到遗忘后所残留的对象才会被称为记忆,在这种情况下,记忆构成了本体性的存在,开始获得意义,并开始生发其影响。假如“遗忘”消失,那也意味着原本具备本体论意义上的记忆将成为毫无秩序的杂乱之物,你将重新面对一种原初的混乱景观,仿佛拥有一切,但什么都将丧失。

虽然说我们的存储技术依旧在提高,我们所能够保存的数据体量也在不断膨胀,但如此多的数据对于互联网而言,总会是一件沉重的负担,更况且其中包含了太多事实上并不会被使用到的记忆。巴别图书馆是博尔赫斯的美丽想象,但谁都知道巴别塔的真实命运如何。要是我们真的拥有了“阿莱夫”那样足以容纳世界所有秘密的美妙圣物,那我们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呢?

 当我们在强调记忆之重要性的同时,更不可轻视遗忘对生存的不可或缺。在电脑菜单里,删除键和保存键总是一样重要。人要保存一份记忆的同时,也需要一个属于遗忘的空间。人们在记忆中延续,却在遗忘中得到存留。这样,总也会让我们打破某些关于不朽的幻觉,让我们更清晰地知道自身终究会被遗忘的这一事实。打破了这些幻象之后,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或许会有所不同,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哪些是值得的,而哪一些——则根本毫无价值。这或许是互联网年代的下一个重要议题,我们还将记忆些什么呢?


【编辑:叶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