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区常青街—— 强力量优服务 扎实为民办实事

【民呼我应 落地落实 ②】

地处江汉区西北部的常青街片区,北望武汉天河机场,内拥汉口火车站,交通环境便利。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大型商圈、商务楼宇以及住宅小区陆续“拔地而起”,常青街逐渐从过去的城乡接合部,成为江汉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区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薄弱的基础设施,复杂的居民结构,常青街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社会治理和片区品质提升的个性化路径。

以党建为引领,以街道改革为重点,以“四全工作法”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常青街建立“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发挥党委、政府、市场和社会作用,一手抓执法,一手抓服务,全方位回应和解决群众、基层和企业反映的问题。

汇聚执法合力

强健街道“中枢”,解民之所急

为提高服务效能,常青街深入推进街道体制改革,强健街道城市治理“中枢”,化解了一系列急事、难事。

“一支队伍”统筹综合执法。通过统筹优化机构,常青街在“六大”科室改革基础上,设置了街道“民呼我应”指挥中心,下设党建服务中心、综合执法中心、综治中心、政务服务中心。

在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常青街整合街道执法力量,积极推进“一支队伍”综合执法,将城管、综治、民政、卫生健康、劳动保障、应急管理等部门拧成“一股绳”,建立综合执法队伍,并健全综合执法体制,组建街道综合执法平台,统筹各相关部门派驻执法力量、报到执法力量,逐步实现行政执法力量属地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综合执法职能。

“一个平台”收集民生需求。常青街通过“民呼我应”平台,对上级平台下派的问题、基层和群众上报问题、企业反映的营商环境等问题进行收集。

此外,常青街注重管好用好“武汉微邻里”、QQ、微信工作群等线上互动平台,并定期实施网格巡查和入户走访,设立群众报事投诉机制。

治理实例一

85户居民将拿到房产证

推进解决居民房屋办证难题

辖区港信小区的85户居民,因历史遗留原因,未能办理房屋不动产证。面对住户的担心和期盼,常青街积极与区建设局、区房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接走访,网格支部党员负责包干到户,主动联系外地居民,推进问题解决。

今年10月21日,28项所需资料已全部收集完毕并发放到居民手中,居民凭相关材料就可以办理不动产证了。困扰居民们二十多年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常青街的工作推进有力,受到了市委作风巡查二组的肯定,并表示可以将该做法进行推广。

治理实例二

合力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近日,常青街银河里社区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一处违规装修施工问题。

得知情况后,社区第一时间向街道安监部门、公共服务办公室报告,由网格党支部指导业委会开展工作,并协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房管局等多个部门共同研判,现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制止了破坏房屋结构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违规装修行为。

之后,街道相关负责人与街道公共管理办、区城管驻街执法队对违规施工场所进行再次督查,确保问题不“反弹”。同时召开街道、社区安全工作会议,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治理实例三

找准主体联手处置违建

常青街辖区某小区内,近日出现了违章搭建现象。社区巡查发现后,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常青街组织区房管局、城管中队、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楼盘开发商和物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清理会议,就小区前期违章搭建处置及今后的管控进行协调交流,明确主体责任。

事后,各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相互协调、互联互通,形成及时发现、快速通报、迅速处置的良好机制,杜绝违章搭建。

治理实例四

整治夜市提城区品质

全长3500米的振兴路,是武汉市支农返城人员聚居地,每到夜晚,这里流动摊贩“出没”,形成了热闹的夜市。然而,夜市也带来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过去的振兴路夜市,已与周边精致的城市环境格格不入,也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针对该问题,常青街联合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交通大队和常青派出所等部门,开启振兴路夜市整治工作,经过一周整治和三个月的守控,振兴路夜市完美“退市”,成为城区治理的范本。

延伸服务触角

对接“共性”诉求,满足民之所需

“民呼我应”指挥调度中心及时反馈居民问题

对于常青街来说,仅仅是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置远远不够,更多需要提前研判、主动谋划,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不断创新服务项目和内容,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服务体系。

服务种类“全覆盖”。常青街认真贯彻落实《武汉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若干规定(试行)》,构建社区治理“1314”工作体系,精准精细做好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服务、志愿服务和党员服务,实现服务种类的“全覆盖”,提升社区主动服务和响应服务能力。

服务过程“全评价”。服务执行有保障,但过程和效果谁来监督?常青街以“响应度、办结度、满意度”为重点,创新了“自下而上,一事一评”的评价体系。对服务效果的评价,按照群众事群众评、基层事基层评、企业事企业评的原则,由服务对象采取网上直评的方式直接反馈;对服务过程的评价,按照“谁呼谁评、谁应评谁”的原则,由上报或派单主体对响应主体进行“背靠背”的网上评价。

此外,常青街建立评价结果核查处理机制,对评价不满意的,由上级进行调查核实,对因服务质量不佳导致不满意的,严格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对诉求不合法、评价不合理的,可认定为评价结果无效。

服务实例一

振兴路停车问题有效缓解

长期以来,振兴路沿线车辆违停问题居民反映强烈。今年4月,常青街开展振兴路综合治理行动,对振兴路980米和云飞路至振兴三路680米的沿线车辆违停、私设地锁、乱堆乱放、出店占道经营和共享单车乱象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治。出动200余名执法人员清理车辆,规范了道路秩序,便利了居民出行,改善了整体环境。

破解违规停车难题“在堵更在疏”。整治的同时,常青街主动开展“微服务”,积极协调武汉中央商务区有关单位,利用闲置土地修建4处临时停车场,加上路边划线的临时停车位,共计可容纳约900台车辆。另外,在振兴路主干道两边也修起了隔离绿化带,防止车辆违停占道的同时,初步解决附近居民停车难问题。

服务实例二

社区复合利用建起“居民乐园”

社区纳凉点成居民文娱活动乐园

盛夏里,常青街八达里社区纳凉点免费为辖区居民开放。前来纳凉的居民不仅可以在社区吹空调、看书、下棋,还可以在这里量血压、查血糖。同时,社区不定期免费发放矿泉水和西瓜等清凉食品,组织知识讲座和兴趣组活动。

在一楼的儿童乐园,“四点半”学校氛围温馨如家,社区特别安排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学习和游戏,孩子们玩耍嬉戏热情如火如荼;在社区养老驿站,老年人交心谈心,其乐融融;在舞蹈室,社区风华舞蹈队、群星艺术团的队员也在这儿排练……俨然成了“居民乐园”。复合利用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让群众备感温馨。

服务实例三

便民设施惠及众多老人

网格员入户走访了解群众需求

在帮助居民群众解决需求时,常青街不光“精准发力”,更擅长利用发散思维,从个性问题到共性问题一并解决。

邬家墩社区的网格员在入户调查时,一户老年人居民反映“因为腿脚不便,上洗手间不方便”。这条“线索”被迅速反馈至社区并得到关注。社区经过入户走访,发现此类情况在辖区并不少见。经统计,社区有20多户老人需要帮助。

通过政策咨询,社区向民政部门申请座便椅与卫生间扶手帮扶的项目得到批准。10月27日,网格员带着安装人员,将20多套器具全部安装到位。“看着老人们满脸的笑容,我们很荣耀、很欣慰、很有成就感。”社区工作人员说。

服务为民,治理“常青”。江汉区常青街在创新基层治理、进一步促进市区两级形成治理合力的道路上,将继续完善协调推进机制、督导督办机制、居民群众共治共建共享的参与机制,凝聚各方力量,解决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策划:中共江汉区常青街工委 江汉区常青街办事处  

撰文:乔驰 朱素芳 李响 王国军

【编辑  胡之皓】

(作者:乔驰 朱素芳 李响 王国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