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地面通信盲区的“行云工程”,落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20日讯 沙漠、岛屿没有通信信号?不远的将来,这些地面通信盲区可望彻底解决。20日武汉市举行的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专场活动上,“行云工程”与新洲区政府签约,落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任意位置、任意时刻的数据采集、信息传输、终端接入等信息服务。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展区,不少市民驻足参观。记者郭良朔 摄(资料图)

“行云工程”来了,天涯海角发短信将轻松搞定

继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落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后,20日活动现场,航天科工“行云工程”再次落户这里。

有关方面介绍,“行云工程”承建和运营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项目,计划在2023年完成构建由80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天基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卫星系统将全球范围内各种信息节点和传感器进行联结,形成人—物、物—物有机联结的信息生态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准实时短数据通信的综合信息服务。

该系统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地面通信的“盲区”“痛点”。 现阶段,全球超过80%的陆地及95%以上的海洋,移动蜂窝网络都无法覆盖。但有了天基物联网,这一切都将被改写。该系统为物联网通信覆盖不到的区域,包括空间、海洋、沙漠、岛屿、森林、无人区等提供数据传输等通信,在海洋船舶、集装箱、工程机械、地灾监测等领域提供真正“全球通”通信保障能力服务。

借助“行云工程”,用户还可以发送128字节以内的短报文。该系统终端可集成到芯片嵌入手机,实现智能手机与卫星直接通信,用户即使走到 天涯海角 ,也能发短信给家人报平安。

此前,行云公司已入驻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产业港,建設卫星测运控中心。行云公司此次签约的项目,将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开展研发生产。

至此,航天科工集团已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落地“虹云工程”“行云工程”两大卫星星座项目。

据了解,虹云工程以建立天基宽带互联网系统为主要目标,旨在实现全球范围的无线宽带覆盖。其定位的主要用户群体就是飞机、轮船、客货车辆、野外场区、作业团队以及一些偏远地区的村庄、岛屿等。

行云工程签约基地后,“两朵云”工程的实施,将一定程度补齐武汉在卫星星座领域的短板。

航升卫星展出的实时成像观测卫星。记者郭良朔 摄(资料图)

掘金太空经济,武汉抢占商业航天风口

近年来,商业航天获得社会资本的广泛关注。此次“资智回汉”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专场活动,吸引了100多名两院院士、高校学者、航天专家、高端创新人才、航天领域龙头企业代表。

活动现场,新洲区政府与入园企业签约50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金额1056.6亿元。签约项目主要为商业航天类,以及部分智能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项目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吴开明等17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项目同时签约,推进相关产业项目建设。

截至去年底,我国已有超过60家民营企业涉足商业航天领域。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航天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

“商业航天也将是未来航天发展的主流模式。”华高莱斯顾问机构负责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忠表示,武汉有着完善的工业、科教、科研、人才体系,武汉发展商业航天的本质,就是进一步发挥其城市魅力,对城市产业资源做系统整合。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由新洲区政府联合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目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中火箭产业园(一期)综合厂房已建设完成,计划于12月份投入使用;卫星产业园全速建设,计划明年投入使用。(记者李亦中 通讯员程书雄 刘慧  裴斌)

【编辑:付豪】

(作者:李亦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