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能识别出你的脸……

从新闻中得知,北京地铁将要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对乘客实施分类安检,理由是提高乘客的通行效率。

人脸识别,一度是科幻电影或者电脑游戏中的情节,而我们正在让这一切成为现实。你来想象一下,当你面对一个没有灵魂的机械之眼,你对他一无所知,他却足以知道你的一切,你的生命,你的记忆,甚至你生活里的各种细节和习惯——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说到人脸识别技术,总会促使我们联想起福柯或者边沁的那些充满预见性的学说。但是在另一方面来说,大部分人都乐于享受基于劳动的某些便利性。假如通过人脸识别就足以让我们完成大量原本需要付出更多劳力的工作,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几乎所有的现代技术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游走,有些侧重于对于个人空间的重视,而更多的则倾向于集体生活的便利性。事实上,任何倾向都不可能完全规避其中的任何一面,但关键在于如何寻求其中的均衡位置。就表面上而言,个人空间和便利性都牵涉到一系列客观制度的建构,但对于技术本身而言,所面对的其实是整体的感受,而不是对于问题的客观描述。

这意味着,在现代技术面前,空间并不落实于古典空间的观念,而是落实在现代人的“空间感”之上。同样,便利性也不是一个抽象概念问题,而是落实在“便利感”之上。传统劳动的实在性问题,在现代技术面前已经逐渐转化为了一个感受性问题。对于昔日世界来说,你是否真实“便利”很重要,但在今天,你是否体会到“便利感”才是重要的。鲍德里亚所强调的象征符号世界对于实在交换的世界的取代,其实也落实在这个问题之上。

举个例子来说,在一场电子游戏中,玩家花钱购买了某件游戏中的道具,该商品并未落实在具体的器物之上,却实实在在给玩家带来了“消费感”。那么,对于“空间感”或者“便利感”也是如此,现代技术提供的乃是确切感受,而不是能够经受理性思辨的客观对象。把实在和感受区分开来,是我们观察当今世界的重要方式。

在人脸识别技术面前,一切都落实在个人基本感受之中,而真正的便利性或者空间问题,其实被掩藏在感受背后。就拿便利性来说,我们确实比一百年前的人生活更加便利吗?虽然我们从广州到北京只需要几个小时的飞机就能抵达,但昔日的人们也未必需要三天两头在两地间辗转来回。

把问题拉回人脸识别来看,从中依旧体现了诸多现代技术中的社会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数据统计足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依靠理论分析的问题,最终落实到非常基本的层面,在那些电子眼的面前,你是不是愿意被轻易认出?

很难说愿意,也很难说不愿意。假如现代技术能够在现代秩序面前获得足够的制约,那或许还能够让人保持信任。

文/尤雾 青年作家,从事文化和艺术批评,兼及译事。

【编辑:刘益谦】

(作者:尤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