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走的居民又回来了?这个小区有“魔力”!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28日讯 登月小区,一个40年的老旧小区,因环境脏乱,居民们纷纷搬走。可自从实行小区“微改造”,邀请居民作为设计师和管理者,小区环境面貌一新,今年,搬走的老居民们又搬回来了。

登月小区改造前后对比(通讯员金辉 摄)

姜春生,今年75岁,是登月小区326号102室的住户。他对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说:“我是30年前搬进小区的,前几年搬走了,走的时候觉得小区很老旧,本来不想再回来住,但今年参与小区微改造工作后,看见小区一天比一天美,我们今年又搬回来了。”新华街道办事处主任陈钢说,登月小区今年7月完成改造后,已经有两三户像姜春生这样的老住户搬回来了。

社区工作人员讲解登月小区的改造过程(通讯员金辉 摄)

陈钢介绍,登月小区位于新华街取水楼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属于老旧小区,有5个单元,106户,共350多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小区周围高楼林立,但是登月小区因原企业改制,无物业管理,且小区地势低,地下排水管网年久失修,下雨常淹水,居民苦不堪言。去年,新华街启动老旧社区微改造试点工程,取水楼社区登月小区被纳入全区“红色物业”老旧社区首批改造试点。

去年7月17日,社区召开第一次居民规划建议座谈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郭炎博士团队介绍了前期对小区勘察的调研结果,与居民进行交流分享,询问居民的改造建议。之后,又多次进行类似建议征集。

登月小区改造后,熊猫园林小景观很受孩子欢迎。记者陶常宁 摄

58岁的刘志勇家住4单元1楼,他说:“前些年一下暴雨,这里的污水就淹过了腰。”他提的第一条改造建议就是要解决地下排水管网问题,这条建议被规划团队采纳了。还有一位“居民规划师”叫范连清,她在这里住了30年。“小区老年人居多,所以我提议楼道里要安装座椅和扶手,最好小区内还能有健身器材,这些都一一实现了。”

改造期间,居民“规划师”又变成了“监理员”,监督微改造的施工过程,并记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等小区改造好了,“监理员”又变成了管理者,居民成立自助小组。现在,范连清、刘志勇等人都是“白杨树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参与小区管理工作。

登月小区改造后,熊猫园林小景观很受孩子欢迎。记者陶常宁 摄

最可贵的是,登月小区建立了志愿服务积分系统,社区居民每参与一次社区事务或进行一次志愿服务,例如认领公共区域的植物养护、维护健身器材、墙体彩绘等,都可以计入积分,可以兑换电动车棚的使用权、便民服务的优先选择权等福利,受到居民们的欢迎。

“看见老房穿新衣,旧貌变新颜,感到无比轻松、愉快和舒服。”这是居民刘志勇写在小区微改造日记中的一句话,他说这句话代表了300余居民的心声。(记者陶常宁 见习记者范佳昕 通讯员金辉 李军 王凯)

【编辑:刘益谦】

(作者:陶常宁 范佳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