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矛盾,21世纪的起点

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死于2012年,他的随笔集《全球化、民主与恐怖主义》出版于2007年,收入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后写的10篇文章。结集出版之时,距离人类步入21世纪,也才不到7年。2015年,这本书的中译本出版,改题《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现在,21世纪马上要走上五分之一的节点,说来也已不短,可是在我心里,总觉得才刚开局。回头去读这部十多年前的著作,更觉霍布斯鲍姆的睿智:这五分之一个世纪里,历史的轨道始终围绕它英文书名中的3个关键词铺开。

老实说,中译本的题目有些哗众取宠。当然,大家相信,霍布斯鲍姆这样的大史学家,能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某些指南——在一个变动越来越频繁的世界里,这个“传统”信仰仍能保持它的(部分)说服力,对于一个历史研究的从业者来说,当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然而,归根结底,预测未来并非史家专务,探究过去才是。如同本书一篇文章所说:“我将以回顾过去的方式来说明当前的问题,因为这是历史学家的工作。”他并不拒绝前瞻,可是他认为,要展望未来,必须对“我们正在经历的这段历史”有着深刻了解。因此,为了说明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要面临的问题,他往往把视线拉长,从20世纪乃至更早开始。这使全书的思维犹如蚯蚓一般,欲伸先屈,以退为进,一点点进入地层深处——正是史学介入未来的理想方式。

霍布斯鲍姆笔下的20世纪绝不美丽,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冲突,既有“热战”,也有冷战。传统战争的定义被打破了,战时与和平、军事人员和普通民众的区分变得模糊不清。不过,20世纪也存在一股看来完全相反的潮流,即是全球化。它对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全方位影响,似乎把人类越来越亲密地结合在一起。可是,在霍布斯鲍姆看来,它不但无力打破各国政治和军事壁垒,而且因为对人类不同事务的影响不一,而带来了更多紧张。尤为关键的是,它建立在跨国私人公司基础上,在世界范围内拉大了贫富差距——“因为全球化生产的本质,正是不均衡与不对称的成长”。

恐怖主义及暴力的大量涌现也和全球化有关:一方面,随着私人跨国企业力量日趋强大,国家把许多传统由政府掌握的资源交由私人管理,加上冷战的后遗症,以致连许多小规模的杀伤性武器都不再完全被国家垄断。另一方面,人口的全球化流动,尤其是从贫穷地区向富裕国家的流动,造成大量社会冲突。人群的密切接触反而越来越凸显认同和边界意识的重要,排外类型的民族主义亦随之强化。在书中,霍布斯鲍姆用足球比赛为例,解说全球化、民族认同和仇外心理的辩证关联,举重若轻,十足大师风范。

霍布斯鲍姆承认,恐怖主义确实越来越具威胁性,尤其是自杀式炸弹袭击这种暴恐新手段的发明,更是“令人惊骇”。不过,他也强调,事情还没有发展到“战争”的程度,基本还属于警察的权限。他甚至认为,“反恐战争”一说,只是美国推行其帝国主义政策的一个借口,目的是“恢复冷战时期那种世界末日的恐惧”,因而它不但没有消灭恐怖主义,反而使“情势更加恶化”。

读完这本小书,心情并不轻松。霍布斯鲍姆对20世纪所做的分析,似乎只是指出了“一堆问题以及一堆根本不适合处理这些问题的政治机器”。然而,据我所见,他虽然揭了不少全球化的短,却不是反对全球化趋势本身。本书最富洞见的一个启发是,20世纪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和建立在民族国家合理性基础上的国际政治秩序之间,出现了高度断裂。这表明,16世纪以来主要由欧洲人编织而成的一整套政治准则和术语,已是捉襟见肘,越来越不能适应一个改变的世界。我们需要想象一种新的组织世界的可能。那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大家还一无所知。但无论那是什么,都不会是传统的霸权主义和不平等。人类的未来只能从这个现存的矛盾中展开。这是全球化的中途,更是21世纪的“起点”——如同霍布斯鲍姆所说,我们不能不从这里出发,因为没有其他选择。(文/王东杰 1971年生,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编辑:黄亚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