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化符号】朱元璋的两张面孔


文/尤雾

网剧《大明风华》目前正在热播,但引发的争议已然不少。其中最为激烈的,是牵扯出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两幅截然不同的画像。其中一幅圆润和蔼,另一幅则眉目狰狞。网剧中出现的明太祖形象,正是按照后者所制。这一来让很多观众颇为不满,既然流传多幅画像,为何不采取慈眉善目的“善相”,却采用了恶形恶状的“凶相”呢?

争议皇帝面容并非无迹可寻,但抬到“蓄意丑化”也未免太过。为一个数百年前的古人面貌来引发一场现代的网络纷争本身就是荒唐之举,伴随着这场争论,网剧本身的诸多“不符合历史”之处也开始受到指摘。刺总是越挑越多,有些也不无道理。然而从中激发出的真正问题是,一个好的历史故事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谁都不该对一个故事求全责备,可观众也不想看到历史在故事里偏差得太远。和皇帝的两张画像一样,观众总是对历史故事抱有两层想象,既想象着自己心中的历史,也想象着自己心中的故事,确实令人很为难。

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建构性的叙事。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考古结论,最终总构成一个事关符号的总体序列,这套符号被赋予了真实性的价值后,遂构成了集体化的关于历史的叙事。该叙事需要被赋值,让人们愿意确认其为真。而某个虚构性的故事则不同,因其虚构,所以人们要追求的是其美学上的价值,而不是和自身的记忆相关联。

也就是说,历史之为历史,最终要让人们能从中察觉该符号和自身存在本身的关联。虚构性的故事恰恰需要斩断这种符号和人之间的内在关联。读者在历史中感受到一种个人命运不可操控的沧桑,却在故事里探求去主宰个人命运的理想。

一旦当历史和虚构交融在一起时,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幻景。读者期待被摆布,却又不愿意被彻底摆布,仍要寻找能够足以造梦的空间。当一部戏剧作品被命名为“历史正剧”时,便意味着开始承载这种颇为艰难的困境。若完全遵照典籍,历史未必会提供人们所期待的戏剧性,可戏剧性太多了又僭越了历史本身的边界。皇帝的两副面容,本来可以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交由历史学家来处理,但是一旦进入大众领域,总要和大众想象发生摩擦。

对明太祖形象采用“恶相”的影视剧编导们也感到冤屈,毕竟那副“恶相”和“善相”一样,同样有据可循,也并非凭空捏造。但问题是,不管采取哪幅画像,总会有人表示抗议,毕竟再准确的“正剧”也是故事,总不可能如历史著作般旁添注释。要是我们的观众能够让戏剧回归戏剧,而不是让故事来承担历史的功能,把争端集中到戏剧本身,或许对谁都是一桩美事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