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纪时考》: 中国人这样认识时间

《长安十二时辰》片头图:“巳正,大荒落”。“大荒落”是原始的十二地支之一,在指代时间时,主要有两个用法,一是太岁运行到地支“巳”位,这一年称为大荒落;二是指巳时,也就是上午9点至11点。图中大概是上午十点半。

《中国古代纪时考》

张衍田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北京大学张衍田教授的《中国古代纪时考》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书”,才100多页,不到10万字,却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纪时的方方面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时间变化的认识及其记录方式的改变,既见史学功底又意趣盎然。

人类始终生活在时间里,然而直到今天,人类依旧不能完全掌控时间,所能做的只是逐渐认识它。年、月、日、时、刻,这些今人已经习以为常的纪时单位,在时间长河里都经历过漫长的演变,而每一次演变,都意味着人类的进步。

长安不止十二时辰

人类认识时间,是从纪“日”开始的。太阳东升西落,月亮昼伏夜出,大地从光明陷入黑暗,不久之后,又再次迎来黎明的曙光。这是人类对时间最早的感知,在掌握了这些规律之后,人类有了“日”的概念。

中国最早出现的“纪日”方法,可能是干支纪日。夏王朝时,就有了“十干纪日”的说法,《尚书》中就记载了,大禹辛日成婚,甲日治水。“十干纪日”即用每个天干指代一日,天干有十个,因此,十天就是一个“轮回”。虽然干支纪日既不方便,也不准确,却是华夏先祖们在纪时这条漫长的征程上迈出的第一步。从此,人们不再陷于浑浑噩噩的白昼与黑夜,而是学会了将“日”串联起来,懂得了过去与将来。干支纪日的方式虽然已不再采用,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影子”,比如,现在依旧使用的“旬”的概念,就是十天,这正是上古时间思维的留存。

去年,有一部火爆网络的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十二时辰”,几乎是我们对于古代纪时的统一印象,但在先民们认识时间的过程中,“十二时辰”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日”的概念后,上古先民开始尝试对“日”分段。最早的分段方法,是以进食的时间作为节点,比如,“大食”就是早饭的时间,“小食”就是晚饭的时间,日出至“大食”称作“朝”,“小食”至日落称作“暮”。根据这种标准,先民们大概将白日分为了八段,又将夜晚分为了七段,这就出现了“十五时辰”。为了精准地划分每个时段,“时辰”的数量也在不断改变,比如,先秦时期,试过“一日十时”的纪时方法,到了秦汉时候,又出现了“一日十六时”的计量方法,与“一日十六时”同时使用的,还有大家熟悉的“一日十二时”。

制定“时辰”,需要遵循两个条件:一是标准要统一,这样大家才好统一行动;二是标准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不会在使用中出现纰漏。其实,不管是“一日十时”,还是“一日十六时”,都是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对于中国古人而言,不管是以2.4小时为一时辰,还是以1.5小时为一时辰,抑或是以2小时为一时辰,对于生活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太大。那为什么,最终汉王朝会选择“十二时辰”作为统一标准呢?这个答案,到今天都无法知晓。《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中,作者认为这个标准可能与十二地支有关系。而两千年后的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曾经的长安不止有十二时辰,至少,还有过十时辰和十六时辰。

从“漏刻”到“年月”

“日”向内延伸出现了“时辰”,每个时辰还可平分为初、正两部分。但是为了指导起居作息、建立公共生活秩序、保证军事行动准时无误,“精确到小时”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向内延伸、挖掘时间,“漏刻”应运而生。漏刻有很多种,基本原理都相同,是将刻有数字的箭或标尺插到箭壶中,再往箭壶里匀速滴水,水涨箭高,人们依此来判断时间。到了冬天,为了防止水冻结冰,人们还会给水加温。《周礼》中记载:负责时间管理的官员为挈壶氏,一旦有军事行动,他们就会悬挂漏刻,以此来安排值夜警卫的人员;遇到祭祀,挈壶氏的官员也会用漏刻计算时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漏刻最初发明出来,就是为了让这些“大事”办起来更加成功。东汉蔡邕《独断》卷下写到君主的作息时间表:“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钟鸣则息。”君主如此,贵族士大夫以及平民百姓的动止作息,自然也都要以刻漏为标准。

到了清代,漏刻被正式定为96格,每8道刻痕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一刻15分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刻钟”的来历。换言之,那时的中国人,对时间的挖掘利用,就只能精细到15分钟左右了。

“日”向外延伸,则出现了“月”。先民们发现,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有变化规律,只是,相较于太阳,月亮的变化周期更长。每经过一段时间,月亮都会从月牙变为满月,再回到月牙,先民们将每次“轮回”称作“一月”,这也是“月”这个称呼的起源。

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还有气温的温热与寒冷,万物的生长与凋敝,白昼的增长与缩短……这些变化一次又一次的周而复始。每经历一次寒来暑往,植物就枯荣一次,飞禽就来去一次,于是,在人类的时间轴里,有了四季,有了“年”。

一个月亮周期约为30天(实际上是29.53059日),十二个月约为360天(354.36708日),但天文上的一个回归年是365天(365.2422日);如果按照一年十二个月(30天为一月)来设定,十几年后,一月份就有可能变成夏天,而六月份却处在了寒冬。为了补齐差异,中国人发明了闰月,也就是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为某一年多设一个月。甲骨文中就有“十三月”的记载。

人类被时间“统一”

时间的精准程度和效率密切相关。知道了春种秋收,其他季节就可空余出更多的时间来练兵、修造,从事其他劳动。发现了“统一时间”带来的好处,人们又安排了进餐、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当所有人都被安排到大致相同的时间后,人们就可以空出大量的、一致的“其他时间”,将所有人的“其他时间”结合在一起,则可以动员巨大的人力,为社会生产、发明创造、艺术构思提供无穷力量。这也是为什么,随着社会发展,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精细,而越来越精细的时间,也同时会推动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

写过《技术与文明》《艺术与技术》、开创了人文主义技术哲学这一学派的美国学者芒福德曾经说过,对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发明并非是蒸汽机,而是钟表,钟表让时间变得越来越精确,人们不再以“日”作为单位活动,而是用时、分、秒。

其实,不只是钟表,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每加深一步,都会带来社会的“新纪元”。有了年、月、日,人类有了安排计划的可能;设置了毫秒、微妙,信息、电子、智能技术得以飞速发展……时间或许是自然的产物,但人类社会中的时间却是人类自己挖掘出来的,也正是这些“人造时间”,赋予了人类新生。

现在,我们提起时辰与年月,常常觉得它们理所当然、天然存在。而实际上,这些都是上古的先民们从一片混沌的时间里,一点一点挖掘出来的。在挖掘时间的过程中,先民们发现规律,印证规律,运用规律,经历过失败,最终,留下了成功。这或许就是《中国古代纪时考》在趣味之外的深意。

【编辑:毕婷】

(作者:李尔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