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女老师无偿教珠心算,“特殊孩子”都是成年人

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15日讯(见习记者施佳丽)“3+5-2+1-3+4-8+6-4等于几?”1月13日,硚口区韩家墩街阳光家园里,珠心算老师张莉正在教一群“特殊的孩子”做数学题,“孩子们”纷纷开始拨动桌上的算盘,不一会儿,一名41岁的男同学高高举起手:“等于2!”“正确!”

这群“特殊的孩子”有21人,分别患有自闭症、精神残疾、智力残疾,虽然年龄在20岁至48岁不等,但其智力甚至低于孩童。2018年9月,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的孙莉受邀来到阳光家园,无偿教这群“特殊的孩子”学算数。她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通过学习珠心算,他们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训练专注力,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生活。

孙莉用卡片教“特殊的孩子们”识数 见习记者施佳丽 摄

然而,教他们学珠心算并非易事。“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是有区别的,而且这些学生年纪不等,都已成年,教学的难度会更大。”孙莉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们表现得拘谨、陌生,甚至害怕、抗拒,“有时候,他们不听指挥,自娱自乐,突然大笑”。孙莉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耐心与学生们互动,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也让自己快速融入学生中。渐渐地,学生们对数学有了学习兴趣,对孙莉也产生了好感。

从认算盘到拨算珠,孙莉都是亲手示范,帮助学生们用不太灵活的手指初探数学的世界。她用卡片、画图等方式教会学生们认识和书写数字。

一名女同学起初是班上最不稳定的学生,很难安静坐下来。刚开始学习珠算的时候,她对数字没有概念,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孙莉手把手一个数一个数地教,当她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孙莉反复口述,加深她的记忆,巩固训练。现在,女同学可以脱口而出十以内的加减法心算答案了。

虽然这些学生都已成年,但孙莉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们“孩子们”,用对待孩子的耐心、细心、热心去对待他们,也收获了满满的爱。“孩子们不会说谎,他们用语言、微笑、拥抱、亲吻表达他们最真挚、最纯粹的爱意。只要我有时间有精力,我就不会放弃他们,去帮助更多的特殊孩子。”孙莉说。

【编辑:黄亚婷】

(作者:施佳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