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打个赌!春运会在15年内消失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 周劼

开门见山,立个flag:春运会在15年内消失,再过50年,大家都不会记得有春运这回事了。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春运难”一定会消失;第二层“春运”一定会消失。

危言耸听?倒还真不是,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春运是怎么来的

春运(春节客运)这个词本身就具有中国特色。

先看文件。

1951年春节,“春节还乡旅客服务委员会”设立,这是新中国最早关注春节返乡的记载。

1月14日上午,武汉火车站候车大厅里秩序井然 记者杨涛 摄

1953年2月8日,农历腊月廿五。这一天的《人民日报》,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布通知,保证春节铁路装卸工作;铁道部指示各局做好春节客运》为题,刊登了两条新华社播发的消息。消息说:“今年春节旅客将比去年同期增加100万人,为了解决春节期间人多车少的问题,铁道部指示各局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客车,把现有备用客车全部投入春节运输。不足的客车用棚车代替,加开短途列车,按普通票价八折计费。”

这是新中国的媒体上,第一次出现“春节客运”的字样。自此,“春运”成为了我国一年一度独具特色的交通运输活动。

央视截图

不过,那时的铁路全年客运量不过1亿左右,而春运增量不过百万级,整个国家的运输就紧张了。百万级,只相当于今天一天铁路春运量的十分之一。

真正和今天达到相同级别的人数,得到1979年,那年1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消息称:“春节期间有1亿人次乘火车”。终于到了亿级。而2018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量是3.93亿人次,40年翻了近4倍。

从广州南出发的G4684次列车0点04分抵达武汉站 记者詹松 摄

为什么一提起春运,就想起铁路?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春运虽然是“全国性、大交通”“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分工协作,全社会支持”,但从增量来说,每年铁路的增长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而公路交通增幅一般在个位数,因此对于春运的感受,铁路最强烈。

接送旅客的出租车数量充足 记者詹松 摄

第二个是,中国人春运出行距离,据统计,在200公里以内和800公里以上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3.5%和30.1%,平均出行距离约为7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郑州的距离。这个距离,火车一直是春运中远程首选交通工具。(资料来源:李冉《古往今来春运路》)

所以,一提起春运,电视闪回和浮现脑海的画面总是铁路售票窗口的人流、候车大厅的人潮、进站闸口的人海……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二、春运“运”的是谁

为什么从1979年开始出现亿级的春运?你会脱口而出,改革开放啊。

没错,大事之上一定有大势,那时国家的大势就是改革开放。但改革开放和春运有什么直接联系?

关系大了。

改革开放之后,以广东沿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勃兴,需要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而同时,中国农村对于劳动力的束缚开始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务工。这两股潮流在广东沿海汇流。农民工在南方打工,赚了钱要回家过年,于是春运主力务工客流形成。

候车大厅内,工作人员用喇叭引导旅客出站 记者詹松 摄

另一方面,城市户籍制度松动,大量的城市人口在异地就业,逢年过节要回家探亲,他们主要在大城市之间,或大城市小城市之间往返,于是春运的另一主力探亲客流形成。

还有每年大学生放寒假的时间和春节有大幅重叠,随着大学扩招,春运第三主力学生客流形成。

这三股客流是叠加的,用专家的话说,这三大春运主力“均为刚性需求”“旅客在节前节后出行方向与线路均较为集中,节前由‘北上广深’等东部沿海大城市到中西部与东北地区的客流密集,节后方向正好相反”。

央视截图

正因为如此,1994年,中国春运旅客发送量突破10亿人次,2006年达到20亿人次,“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就是那个时候叫开的。

可见,真正的春运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经济现象。它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经济转型的产物。

这从2008-2013年的春运与全年日均客流量对比图就可以看到(资料来源:谢雨蓉 樊一江 贺兴东《我国春运客流趋势分析与未来的战略转变》):

到2013年春运的增量每天已达到千万级。

夜行公交送旅客回家 记者詹松 摄

转型总有两面,解放、赚钱是美好的一面,但远离、漂泊则是另外一面。就拿务工客流来说,农民工入城打工,他们的家庭仍然留在农村,没有随之迁徙。多数农民平时很少回家,只是在春节时回去与家人团聚,年后又匆忙返回工作地。据《南方网》2018年2月1日消息说:“民工大军势如潮水……1月31日广州两大火车站的到达客流约33万人,其中南下淘金的民工占了总客流的 95%以上。”难怪研究者感叹,春运孕育了一部农民外出打工史。(引自范芷欣《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春运”剖析》)

三、春运出现新变化

春运改变了中国的交通形态,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春节形态。

春运让春节回家的仪式感越来越强烈,千里万里,回家过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成了春节的最宏大叙事。回家过程中的城乡之间疲于奔命、家的归属感和与家人团聚的迫切等等,成为这种叙事中最打动人的主题,用学者的话说,“排除万难一定要回到远方的家”是“在来回之间去努力实现属于‘自己的家园’的文化”梦。

与此相反,春节所蕴含的传统“年味”则在社会的流动性中逐渐变淡。

地铁汉口火车站工作人员帮乘客服务 通讯员产启斗 摄

有人专门为年味做了口述实录(见黄翠《淡味春节中的历史变迁与仪式分析——以三代人的少年时期过年感受为例》)。40-50年代爷爷奶奶辈、60-70年代父母辈、80-90年代的青年回忆中的年味有所不同,但每个受访者对于现在过年的感受,都表示“没意思”。当进一步询问他们认为原因何在时,得到的回答多是“现在生活好了,过去日子苦平时吃不到好的,只有过年时能吃到,现在过年吃的和平时一样好。”“以前过年才有新衣服穿,现在只要有钱什么时候买都行。”

在受访者看来,如今时代发展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吃的、穿的、用的在过年期间和平时没有任何不同,是人们普遍感受“年味变淡”的原因。

春运的另两个潮流:旅游客流、逆向客流,正好说明了春运的变化。

央视截图

春节期间的旅游成为一种新时尚乃至新风俗,春运旅游出行需求也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另外,从2016年起就已出现了所谓的“反向春运”,2019年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携程”大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青岛、宁波、厦门是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地,除夕前一周,前往这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比2018年增长超40%。

“反向春运”客流中,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除夕前一周,飞往上述城市的机票订单中,儿童旅客占比增加39%,50岁以上旅客占比增加42%。

“反向春运”的出现,不仅可以让人们避开拥堵的交通,也使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和家人团聚,参加更多的节日活动。农村的父母、子女来到城里过年,虽然少了农村特有的春节活动,但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旅游、购物、体育、文化等活动。(曾靓《从推拉理论看“反向春运”》)

四、春运一定会消失

回到了我们的预测:春运一定会消失。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春运难”一定会消失;第二层“春运”一定会消失。

央视截图

第一层是一个短期现象,或者说是一个技术问题。随着交通运输高效、先进科技系统的优化推广,“春运难”已经在今年逐渐显现出“春运如常”的形态。高铁、12306让大家回家不再难。

第二层则是一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或者说是一个传统文化在工业化新时代再转型的现象。

可以将这种转型归纳到以下几个因素:

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农村可向城市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已十分有限;

城市户籍制度的放松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身份、生活方式和服务待遇市民化,使农民更容易在城市安家落户,不必季节性迁徙;

随着区域发展均衡化,中西部地区本地化就业趋势将会逐步显现,就近就业人口比重将有所提高;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持续提高。2020年,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国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0万公里,民用航空机场达到240个。

再加上,春节合家团圆,不一定要在老家家乡。

在车站转车时小宝贝坐在行李箱上睡着了 记者杨涛 摄

上述所有的因素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点:春节的流动性将减少。

其实这种趋势在2012年以后已经开始显现(资料来源:谢雨蓉 樊一江 贺兴东《我国春运客流趋势分析与未来的战略转变》):

这是铁路不同月份日均客流量的变迁图,可以看到,从2012年开始,暑运超过春运。有研究者分析说,铁路暑运和“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日均客流量已连续多年超过春运,而且很多运输方式全年客流量峰值也并非出现在春运期间,有的年份“十一”黄金周期间单日客流峰值超出春运规模近40%。

看来,以后不要谈春运,谈暑运或者黄金周比春运更靠谱。

五、乡愁,乡愁

城市真是个奇怪的载体,是聚合之地,吸纳着四方之人,像雨汇入江湖,丰沛而无形;又是个离散之地,城里人寻梦四方,或漂泊,或闯荡,像水化为雨,又被风吹去。出城、进城,是一滴水的旅行,走或留;也是城市的故事,相逢或离别,无时无刻不如此。

一位父亲隔着列车车窗与儿子道别 记者任勇 通讯员邱晟 摄

春运就是在城市的相逢和离别中讲了几十年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有结束的一天,相逢的人间喜剧终于多于离别的悲情,这是城市化的必然的童话结尾。个人的坚守,从空间来说,是一种对城市莫失莫忘、不离不弃的心理暗示。

但一滴水也会有乡愁,虽然时空的间隔会逐渐淡漠,只要有距离、有不相见,就会有心灵上的纠结。所以趁着乡愁还未过时,一滴水还有想记想忘而不能的情愫,我们就会怀念春运,如同怀念春节。

为什么我的flag上要写:春运会在15年内消失,再过50年,大家都不会记得有春运这回事了?

因为15年是爷爷辈的乡愁;50年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乡愁。

【编辑:金鑫】

(作者: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