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紧跟120急救车24个小时,他们攥着患者的生命线走街串巷

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30日讯 30日上午9点,在温暖的阳光中,34岁的武汉市急救中心120医生王科和接班的医生仔细做好交接工作,连轴转了24个小时的他,终于可以休息补充一下睡眠。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急救中心接到的电话报警量爆增,由过去的日均2000多次增至日均10000多次,仅1月29日,出车量就高达800余次。

从29日上午9点开始,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全程跟踪了这个工作近10年的小伙子和他的单元成员。

王科和他的单元小组展示救援信心和能力。记者金振强 摄

“我手里攥着的是患者的生命线”

29日上午9点,王科从汉阳家中准时赶到急救中心,刚交接完班,首个任务就来了。

常青花园一位居民情况比较严重,需要转运到医院。

仔细穿好防护服,备好急救设备,王科和司机舒治成驾车来到患者家楼下,王科两手分别拎着急救箱和一个氧气瓶上楼入户。病人是一位72岁的老人,家住4楼,站在门外就能听到老人的咳嗽声。“只咳不烧,咳得气都喘不过来”,老伴说。

王科拿出氧管,给老人吸上氧,并量血压,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发现老人去年心脏安装过支架,患有高血压,决定就近送医。

患者被送往发热门诊医院。记者金振强 摄

吸上氧后,老人感觉情况舒缓了很多,一起出门前往医院。王科体格瘦小,体重不到110斤,手上拎着10多斤的急救箱和近5斤的氧气瓶,伴随老人下楼,便于他吸氧。

“我的护目镜都是雾,看不清路,爷爷您小心点”,在狭窄的楼道内,王科一边斜侧着身体倒退下楼,一边提醒老人,右手始终保持平稳。发现老人跟不上,就放缓脚步,让老人休息一下。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慢慢往一楼挪动,一根细细的氧管成为生命线,王科引导着老人,步步逼近希望。4层楼的高度,他们挪了5分钟,在舒治成的协助下,老人被送上了救护车,继续吸氧,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护,救护车风驰电掣驶往医院。

“自己再累,也一定要保持氧气瓶的稳定,一旦患者吸不上氧就会比较麻烦”,王科说。他所在的工作单元共有五位成员,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两名担架工和一名司机,平时有护士帮忙拎氧气瓶,但这次值班,护士刚好在安排消毒,没办法出车。

王科告诉记者,投入疫情阻击战以来,他多次遇到需要这样一边吸氧一边下楼的情况,“最高的楼层是8楼,病人躺在担架上,我们手持着吸氧”。他说,无论是谁手持氧气瓶,走路时都会非常小心。

协和医院收治了老人,一边吸氧一边观察。老人没人照顾,他联系老人的女儿赶到医院,向其交代相关事项,这一趟任务用了足足3个小时。

王科站在救护车旁边,难于平复心情。记者金振强 摄

“我们没有时间害怕”

下午3点50分许,王科刚结束一趟任务,还未来得及返回,新的任务又来了。姑李路一社区求助,希望能送两位居民去医院治疗。



王科带着设备爬楼接诊患者。记者金振强 摄

患者19岁的女儿一边哽咽,一边给王科讲述情况,母亲59岁,父亲60岁,两人先后出现发烧、咳嗽症状,也一直没有退,女儿很无助,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女儿马上就要高考了,请你们保护好孩子”,母亲胡女士说。经检查, 两人不需要吸氧,但高烧不退。

在了解两人的病情后,王科现场对女孩进行指导。确认了病人要送往的医院后,他们便动身送患者去医院,临走前再三叮嘱女孩要注意的防护事项。

因为患者心里较为恐慌,王科决定陪着两人坐电梯下楼,狭小的桥箱里,三个人站在一起,基本上就是面贴面。

“我们没有时间害怕,也不敢害怕”,王科事后说,跟病人近距离接触不可避免,“我们出来执行任务,都是做的三级防护,应该很安全”,王科说,每次出发执行任务前,他也会自我提醒,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接触,减少传染的几率,但工作起来就记不得了,也顾不上,“说真心话,就是害怕也都是后怕”。

“并肩作战,不畏生死”,这是武汉市急救中心姑嫂树急救站站长柳新胜30日清晨7点多发在朋友圈里的话,“面对疫情,不可能不怕,但我们的职责和信念所在,我们所有人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一趟接诊来回转运达4个多小时,王科体力有所不支,蹲下身来缓和酸涨的腿脚。记者金振强 摄

疫情发生以来,姑嫂树急救站和全市其他56个急救站一起,先后投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作为疫情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全站35人全部参战,并成立了16人、4个单元的专班,专门负责发烧病人的转运,王科所在的单元就是其中之一。4个单元连班倒,站里除了转运发烧病人外,其他应急情况也都在处置,“特殊时期,大家都在超负荷运转,只要群众有需要,千难万难也要克服”。

“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患者”

晚上9点,王科马上要去汉兴街一小区接送一名患者去医院,“家属已经联系好了附近的医院,看来这次任务很轻松,可以回来睡个好觉了”,同事打趣王科。

18分钟后,王科和同事抵达小区,但家属姗姗来迟,见面后才知道遇到了麻烦,病人是一位63岁的女士,出现了发烧的症状,女儿担心妈妈,就打了120求助,也联系好了医院。但老人因为恐慌,坚决不愿去医院。

王科和他的同事小心的扶着患者走下楼梯。记者金振强 摄

女儿做工作,手机被妈妈抢来摔了两次,家人怎么说都不听,病人甚至激动地说“宁愿跳楼,也不去医院”。作为医生,王科知道这时候病人需要什么,他从医学角度给老人分析情况,指导家属改变劝说策略,让老人一点点消除恐慌情绪。整整1个小时,他们将原本“不可能”的任务圆满完成,将老人安全送到指定医院后,老人的家属再三致谢,等一行人回到急救中心时,已经到了30日凌晨。

他们的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亮丽。记者金振强 摄

“我们的员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没有放弃一位患者”,柳新胜说。

连夜转运病人。记者金振强 摄

“凌晨2点多出了一趟车,结果又跑空了”,30日一早,疲惫的王科告诉记者。有盘龙城的居民求助,希望派车,当他们赶到小区后,却被告知病人已被送走,只能空车返回,而在短短一天中,记者就亲眼见证了多次。

29日下午2点多,江汉路一居民求助,当120赶到小区时,再联系居民,患者已经被送到医院。

救护车在夜色中闪烁。记者金振强 摄

3点多,长港路一小区来电求助,当120快到小区再次联系求助人时,被告知相关对接工作没有联系好,病人不能上车。

“我们28日出车700多趟,其中近200趟跑空”,武汉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120救护车执行都是危急险重病人,是与死神在赛跑,空跑意味着资源的极大浪费。因为每次出车,工作人员都要换防护服、车辆都要安排消毒,空跑也是对珍贵的医疗资源的浪费。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要求,病人有异常情况要先向社区汇报,社区经过筛选,情况较轻的可以由安排的专车保障出行,情况严重的联系120,让每一分力量都用在刀刃上。

王科站在寒风中与患者保持通话。记者金振强 摄

“为了所有人的笑容,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9日下午2点多,完成上午转运任务的王科和同事回到中心,吃完饭后,趁着难得的休息时间,王科做起了个人卫生。他拿出几张吸水纸,揉成一团,伸到贴身衣服里来回擦拭,“身上都被汗湿了,用这种办法先处理一下”。

王科告诉记者,他带着有毛巾,但担心不安全,他和同事一般都是用吸水纸吸汗,然后将外衣脱下,挂在窗台边让阳光暴晒。

面对患者的增多,医院难于收治的局面,王科眼睛湿润。记者金振强 摄

搞完个人卫生,他掏出手机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先打了父母的电话,但没人接,打妻子的电话,也没人接,“我一般都是晚上下班后打,中午打可能大家都在忙”。

王科是随州人,湖北医学院临床医学毕业,2010年成为120急救医生。妻子张红(化名)是大学同学,原来是护士,有了孩子后,她去了一家公司上班,为的就是让他放心工作。疫情发生前,王科的父母和妻儿都已经回老家了,独自留守武汉的王科每天都要和家人联系,互报平安。

夜色中,王科和他的同事又出发在接诊的路上。记者金振强 摄

王科现在是值班一天休息一天,值班时间24小时全神贯注,只有抓紧难得的空隙时间休息保持体力,“每次值班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安稳睡好3个小时”,王科说。他现在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睡着后怎么喊都很难喊醒,但只要手机电话铃声一响,他马上就会惊醒,他干脆就把手机来电铃声音量调到最大,直接当闹钟使用。

晚上6点多,张红给王科回了电话,“她还以为我是出了什么事,很着急,解释后就好了”,王科笑着说。张红怕他思念孩子,特意给他发来两段4岁儿子王乐(化名)的加油视频。

“大家好,我是中二班的王乐,我爸爸是一名医生,祝你早日打败病毒,爸爸加油!武汉加油!”

看着屏幕里儿子带着稚气的声音给自己加油,王科觉得眼睛有点酸。他说,不仅仅是自己这样的医护人员,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人员,都是在为他人和自己的亲人筑起防御病魔的堤坝,为了他们的笑容,自己辛苦一点、付出再多一些都是值得的。(记者史强 金振强 通讯员罗双萍)

【编辑:刘益谦】

(作者:史强 金振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