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症状也想检测?“恐病”“疑病”怎么破?请做这些事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4日讯 眼下疫情形势紧张,各种消息扑天盖地,不少没有任何症状的市民朋友恐慌焦虑,深怕自己已经感染,都希望拿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试纸检测一番,确认自己“阴性”,才感觉安全有保障。

那么没有症状的“恐病”“疑病”市民,该如何消除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呢?

一、用心理学面对“应激反应”:短期慌乱会走向最终稳定

针对这种“疑病”的焦虑心态,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咨询师杜洺君提到“危机干预心理调适三部曲”,认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种“应激反应”,是遇到突发灾难事件时人们的共性反应,具有标准性、短期性和变化性的特征。这种应激反应会经历“从非常到平常,从无序到有序,从阻抗到接受、从问题到解决”的心理过程,经过各种方式的心理调控,最终会走向稳定状态。

二、用科学武装头脑:多关注专家、医护人员怎么说

乐观自信的内心是最强大的免疫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

在这样的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社会层面以及个人保持理性客观的心态很重要,对大多数人来说,建立起自己健康免疫力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相信我们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定会有成效;另一方面要相信自己,我们本来就具备免疫力,保持镇定乐观,乐观自信的内心是最好最强大的免疫力。

无症状确诊病例传染性较弱,不需要特殊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全国各地都发现了一些无症状的感染者,他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可以检测到新冠状病毒核酸。有人说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或者有病毒变异,但目前没有发现有变异情况。另外,他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还需要一定的隔离观察。基于他没有症状,但有核酸阳性的情况,有没有传染性,从我们对传染病普遍的理解来讲,他的传染性即便有,也是很弱的。作为呼吸道传染病,排出病原体,需要有症状才可以传染,比如说咳嗽,他可以把病毒排出来,如果没有症状,通常认为它的传染性即便有,也是非常弱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太担心没有症状的感染者。

三、采取措施预防焦虑恐慌:有事做,心不慌

保证饮食睡眠规律预防焦虑恐慌

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陈雪峰:

当前疫情下,有些人出现焦虑恐慌,这主要由生活、卫生、工作、出行等方式带来的改变造成的不适,可通过以下方式调整:

①制定计划,合理安排生活内容,保证饮食睡眠规律。

②钻研一件事情,学习一项技能,并享受其过程。

③找到支持,家人或朋友,和家人一起做家务、聊天等,聊天内容丰富一点,不要只关注疫情。

④进行锻炼,做自己熟悉、喜欢的事情。

⑤思考,思考自己从这样的经历中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经验。陈雪峰还表示,如果还感到非常烦躁、难受,建议拨打热线寻求帮助。

腹式呼吸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北师大心理学部防疫科普团队:

面对疫情带来的情绪压力,可以使用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试着合理地宣泄情绪、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在累了的时候先照顾好自己等多种应对方法。

行动上可以采用放松技术中的腹式呼吸,这种腹式呼吸具体的步骤是先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或坐或躺;然后把手放在肚子上,慢慢地深吸一口气(持续大约3-4秒),感受肚子吸气时慢慢鼓起来;再专注地慢慢呼出这口气(持续大约3-4秒),让腹部慢慢回缩;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感到情绪缓解。

做好8件事,不必担心被感染

勤洗手、戴口罩、少聚会、多通风、忌野味、吃熟食、遵医嘱、莫恐慌。

【链接】:什么样的症状才考虑核酸病毒检测呢?

根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精神,对于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的疑似病例才会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诊断标准结合将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 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2. 临床表现

(1)发热;

(2)具有相应肺炎影像学特征: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以上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符合临床表现任意2条可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方可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因此,并不是只要有发热、乏力、干咳等表现就需要做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在线问诊”开通!身体不舒服,先上网问医生

1月31日,根据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我市依托“民呼我应”平台——市网上群众工作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开通“在线问诊”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回答市民疑问,缓解患者焦虑,分担就诊和入院压力。

市民、患者可通过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长江网、长江日报APP、武汉发布官微、武汉城市留言板官微等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在线问诊”栏目进入提问,可以通过“微邻里”“健康武汉”微信平台进入留言。

扫码关注【长江日报】官微

微信号:whcjrb

(记者闵小丽 制图/马晶晶)

【编辑:刘明 张玲】

(作者:闵小丽 马晶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