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史看武汉长江大桥

记者 周满珍

201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0周年。即将到来的纪念热潮中,武汉美术馆副馆长、美术文献研究专家刘宇和女儿共同撰写的《大桥》一书格外引人注目。从2014年到2017年,刘宇收藏了2000来件与大桥相关的物品,寻访30个和大桥相关的人物故事,首次披露很多不为人知的史料。

与此前流传的与大桥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不同,新书《大桥》不再局限于大桥建设和技术本身,首次从艺术史和视觉史研究入手,内容涵盖了和大桥相关的文学、艺术、设计,以实物和图景还原当时人民的生活,将《大桥》研究提升到城市文化史、记忆史、情感史的高度,记录一个时代的情感美学和社会风貌。

9月22日,读加君专访了刘宇。



宣传画《修建大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刘宇近照 彭年生 摄

唐寰澄的方案最适合周边环境

刘宇将武汉长江大桥比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桥梁史“长子”,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标志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里程碑,为全世界瞩目。为了让“长子”在全世界面前有个精彩的亮相,当时清华、同济等著名院校和国内顶尖的建筑事务所都递交了长江大桥引桥及桥头堡设计方案,共有25套方案,最后为什么是不到30岁的结构工程师唐寰澄的第25套方案入选?今日读者仍能从《大桥》的资料和手绘图中,窥斑见豹。

年代久远,刘宇无法找全当时所有报送的方案,但在他还能找到的送选方案中,不少在引桥和桥台的设计上都具有大体量、高基台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几十年后回望,25号方案并不是最好的,但应该是最合适的。刘宇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发现,唐寰澄虽然年轻,但基本功扎实,研究过中国古桥,出过专著,他的建桥方案借鉴了不少传统古桥的营造方式,民族样式也和大桥周边环境、龟山蛇山黄鹤楼晴川阁比较协调,当年流行的高台基、新古典,美则美矣,不一定适合周边环境,且造价昂贵。

写这本书时,刘宇甚至找到了唐寰澄在武汉的后人。清明去扫墓的时候,他也一同去,为了更深刻体会到那一代人对大桥的情感和建设热情。

披露被忽略的中国桥梁专家团队

说起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苏联专家的援助。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个国务院决定成立的,由中国顶尖级桥梁专家组成的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同样为解决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一个个难题,奉献一辈子。

李学海的笔记本,便是刘宇写《大桥》过程中的新发现。李学海作为顾问委员会成员,不仅是亲历者,他的记录最原始、最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桥梁史上一段重要的历程,他们不该被遗忘。那泛黄的笔记本,详细记录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的重要职能。

在大桥建设史上,苏联专家占据浓彩重墨的章节,中国专家在以往的报刊中很少被提及,网上相关信息错误百出。刘宇花了整整一章来写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就是希望能为中国专家正名。

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其实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1932年,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高级土木人才李文骥就曾两次来武汉长江实地测量,并将数据及建桥的设想写成论文《武汉跨江大桥计划书》,发表在当年12月的《工程》杂志。刘宇还找到了这本杂志,今日长江大桥的设计、选址,从李文骥的论文中多有借鉴。

因为世事动荡,李文骥理想中的长江大桥并未如愿建成,1946年以前的建桥主要资料,却因他而传世。他和比自己小40岁的唐寰澄,是忘年至交,正是他将自己穷尽数十年心血测量的经验、资料悉数传给了后辈,才使长江大桥的“建成、学会”成为可能,后来的南京长江大桥得以自主建造。

大桥商标全国都在用

刘宇的收藏中,有一份1957年10月14日的《长江日报》,当天推出了三分之一版“庆祝长江大桥通车,大桥牌商品联合介绍”,可见当年大桥牌商品之丰富。

三年时间,刘宇共收集了2000余件与大桥相关的物品,百余件大桥商标,它们挤满了他的办公室。淘纸品去崇仁路纸品市场,那里每年还有两三次全国赶集会,淘实物去泰宁街旧货市场、徐东古玩城,除此之外,他在全国还广交藏友,帮他收集与大桥相关的物品。

刘宇坦言,当年的大桥商标,是武汉骄傲,也是中国骄傲,但那时大家都没有商标意识,几乎全国各地都在用。他收藏的一件裱框装饰的杭州丝织品,用的便是长江大桥图案,陈伯华去福建慰问演出时,就带了这个礼物。还有上海永久牌自行车的广告背景,也用了长江大桥的符号。

《大桥》一书的写作,刘宇的女儿也参与进来。她不仅参与版式设计,还别出心裁地在每一页的扉页上放了有关大桥的新闻报道,一共涉及全国400家媒体,时间跨度从1957年到2017年。这些故事从1954年长江大桥开始建设讲起,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报道,有大桥画展、大桥焰火展的报道,也有2017年发生的“汉马”大军通过长江大桥等报道,武汉长江大桥的60年风云也通过新闻得以定格。



大桥音乐会海报



大桥牌商标

访谈



1956年正在新建的长江大桥

读+:是什么样的机缘促使你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收集和长江大桥相关的物品?

刘宇:这和我在美术馆工作的职业习惯有关,个人一直对武汉的文化史、视觉史特别有兴趣。原本我在做上世纪50年代美术文献研究,想办展览,那就要有实物,拿到手上有温度,我可以和它对话。在搜集上世纪50年代文献资料时,无意中翻看到一本《湖北文艺志》,记录了1957年10月16日在中苏友好宫举办了一次长江大桥画展,还挺意外的。顺着这条线摸索下去,才发现大桥通车并非单一的历史事件,还衍生了大量美术、摄影、文学、音乐作品。比如,大桥通车这一天,还有大桥音乐会,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昆还亲临现场,艺术家沙莱写了很多和大桥相关的歌曲。

大桥通车6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文化史、记忆史。我不是收藏家,是为了做研究,才成为大桥相关记忆的收藏者。

读+:这本书为什么叫《大桥》而不是《长江大桥》?

刘宇:叫《大桥》是因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桥梁史的长子,是第一座长江大桥,代表武汉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大桥作为卓越的良心工程,应该被铭记。这60年里,被撞了70多次依然无损,据专家考证它的使用寿命在100—140年之间,这说明大桥也有生命,总有一天会不走车,不走人,成为真正的博物馆。文物的价值,只有离开他的使用价值,才能显现出来。

读+:你以前也做过很多与城市文化相关的内容,大桥研究对你来说感觉如何?

刘宇:你只有真正了解,才能热爱它。对于大桥,一般年轻人能回答关于它的三个问题就不错了,我在这本书里回答了几百个问题。收藏大桥物品,一是难以收集,二是我只买不卖,常有金钱不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确实是折磨。以往做课题研究,结束便不会管它了,大桥研究我估计会一直持续下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情怀和理想。作为上世纪60年代生人,在我的研究方向中,贯穿始终的,首先是视觉传播,把大桥作为一个视觉传播研究的对象。越深入,你会发现,以前的传播方式非常多元,包括国家层面发行的钱币、邮票、粮票,民间工艺展,还有媒体报道,以及和当时人民生活相关的视觉传达,即大桥牌商品系列,它曾如此深刻地影响过一代人的生活。

读+:长江大桥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代人的精神寄托?

刘宇:还有情感的寄托。关于情感,类似报道不少,最典型的是1957年出生的人,名字要带个桥,还有和大桥合影,1958年我父母为庆祝新婚,也和亲朋好友一起去和大桥合影,这都是比较浅表的情感联系。《大桥》这本书的时代背景还是上世纪50年代,但着墨于大桥建成对中国的影响。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新的中国需新的建设成就,大桥是个很好的载体,人们很自然地把很多情感,寄托在大桥身上。

读+:你收集的文具盒、工具刀、像章、剪纸里的长江大桥,还有大桥牌童车,设计都非常经典,今天看来仍不过时,有没有计划推出复刻版?

刘宇:我是做美术史研究的,那是另一个领域的话题。我也听说前段时间,二厂汽水卖得很火,如果有人对这块有兴趣,我乐意之至。

读+:你和武汉民谣歌手冯翔相约,希望他在你收集的大桥物品里找到灵感,写一首大桥民谣,目前进展如何?

刘宇:我们聊过一次,他也有此意向。歌曲、影视永远是非常好的传播载体,目前也有影视公司在关注这个题材。有个北京导演,到武汉收集素材,请我给他讲些实物和细节,我讲了一件棉袄的故事。建设大桥时,到了夏天,实在太热,建筑工人打报告,希望上级能发放单衣做工作服。当年因为物资紧缺,上级部门还做了回复,建议将棉袄里的棉花抽掉,有条件的话,也可给工人发放单衣工作服。

读+:作为纪念读本,你最期待这本书能引发何种反响?

刘宇:我主要是用文化视觉视角,反映60年来武汉几代人对大桥的情感和情怀。我一直认为代表城市形象的,不仅是GDP,还有外地人、外国人,提到武汉,会和什么样的具体事物联想在一起,就如同啤酒之于慕尼黑,武汉不仅有热干面、周黑鸭,还有大桥牌。

还有,一个伟大的城市,是和一个伟大的建筑相联系的。一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纽约的帝国大厦,北京的天安门,武汉长江大桥正好是代表城市精神气质的伟大建筑,其他的东西无法取代。

写这本书,不仅是怀旧,而是展望未来,写给年轻人看的。我们对大桥平时研究太少,所以这本书绝不仅仅为通车60年而写,希望年轻人看了这本书之后,会对这座城市更加了解和热爱,也能更好地把大桥的研究延续下去,对城市文化产生更多自信。



长江大桥征集方案之一



参加长江大桥通车典礼纪念照





长按二维码添加“读加君”为好友,与众多读加粉丝和作家直接交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