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援鄂医生:每次与病人交流时间再长一会儿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16日讯(记者石伟)“说不害怕是假话,跟同事告别的时候哭了。”51岁的郑冬梅是内蒙古首批奔赴荆门的医生,也是援鄂医疗队的队长。她和138名队员们,在荆门连续奋战了20天,疫情现在已经“正在好转”。

擦干眼泪出征,专业技能正是湖北最需要的

1月27日下午,郑冬梅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发布征集,需要3名专家医生、10多名护士组成医疗队,奔赴疫情重点地区湖北。

郑冬梅是统计名单中的第二个报名人,一个半小时之内,报名人数就超过了征集人数。“我是党员,从业二三十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当时没跟家人商量。”郑冬梅说,她参与过“非典”一线战斗,参加过内蒙古的鼠疫防控,积累的专业技能正是疫区湖北最需要的。

医疗队名单确定之后,医院召开了简短动员会,之后大家散场收拾行李,准备连夜出发。在医院楼和同事告别的时候郑冬梅哭了,她看到医疗队不少人都哭了。

“说不害怕是假话。真的有种生离死别的感觉。”郑冬梅说,专业人员冲到一线,才能快速遏制疫情蔓延,出于传染病医生的职业本能,她和队员们把眼泪擦干就出发了。郑冬梅出发之前,电话告诉85岁的母亲,说是最近要加班,暂时不能回家。

这个“暂时”一直延续了20天。

初到疫区,制定严格防护操作流程

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139名医护组成的医疗队到达武汉,深夜转场荆门,分散奔赴京山、钟祥、屈家岭等地的收治医院。

“我带着36名同事到了京山市仁和医院。这是一家综合医院,不具备作为定点传染病收治中心的条件,要赶快改造。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不是传染病专业,甚至连麻醉师也冲在一线,非常危险。”郑冬梅说,医院改造的同时,医疗队制定了严格的防护操作流程,哪怕是隔离衣的穿脱,每个人要实际操作30遍以上,保证整个过程不会有皮肤暴露。

“正式工作之后,每天收治二三十名病人,医院一层楼住满了,再开辟一层,又满了。整个疫情完全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郑冬梅说,队员们感觉当时的情况非常凶险。

奋战20天,与病人交流时间再长一会儿

“病人求生欲非常强,渴望被医护关注。在紧张疫情氛围下,看着身边病友去世,情绪容易波动。如果医生查房时来得晚,待的时间短,他们就不踏实。”郑冬梅介绍,为了疏导病人心理,医生们会尽量在病房多留一会儿,与病人交流时间再长一会儿,倾听他们的烦心事。除此之外,还要充当清洁工,打扫病房、走廊,充当护工给病人喂饭、端屎端尿。

在仁和医院,目前还有161例病患,包括20名重症和危重症,全部由医疗队和仁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全盘负责。

郑冬梅介绍,治疗工作成效逐渐显现,已经有70多名病人治愈出院,现在每天有七八个出院。“这离不开当地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帮助,但凡在工作方面有要求,政府部门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医院和酒店门口24小时有司机在车上等待,接送我们上下班。知道我们从草原来,司机们专门找了草原歌曲播放,我们有什么不方便去买,前脚说一句,他们后脚就帮忙买来。”

内蒙对荆门的援助没停止。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再次增派22名医护人员前往荆门。此外,还定向向荆门捐献100多吨乳肉物资。

郑冬梅说,医疗队和当地的司机、志愿者们每天都要相互说谢谢。“5年前我来过湖北,吃过热干面、鸭脖,希望我们继续奋战一鼓作气战胜疫情。等到春天、夏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再来重游湖北,重游荆门。”

【编辑:丁翾】


(作者:石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