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读博士的新疆医生假期回汉援助,在“第二家乡”奋战的他火线入党

长江日报-长江网3月3日讯(记者汪文汉)3月3日晚7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主治医师李建华在驻地酒店东西湖华美达酒店会议室和其他12名同事一起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寒假回疆后主动返汉援助

李建华 本人供图

今年40岁的李建华,老家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高中毕业后考入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2001年6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喀什地区人民医院医学院。

2012年9月,李建华再次考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读研究生,学习麻醉学、重症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目前是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主治医师。

2018年9月,李建华就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博士。

今年1月14日,李建华放寒假,回到石河子市,与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一起过年,母亲是专门从河南老家赶过来的。

2月3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报名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李建华第一个去医院报名。他的行动得到母亲和妻子的大力支持。

李建华说:“武汉最急需的是呼吸、传染、重症专业的医师,我是学重症专业的,这个时候我必须在一线。”

3月3日下午,李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河南是我故乡,新疆是我家乡,现在我在武汉读博士,武汉成了我的第二家乡,我要用我学到的知识反哺我的家乡亲人们。再说,我的导师和同学们都在一线,我要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

能在这里治好的就不转院,该转院的必须转院

李建华方舱医院

2月4日,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其他护理人员共100人组成首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一线。

李建华成了其中一名队员,被派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A舱。2月8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A舱最先收治患者,李建华就上了第一个夜班。

在他负责的患者中,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小刘,今年36岁。当时发病时高烧39度。小刘自恃身体好,对吃药有抵抗情绪。他说,自己很少感冒,即使感冒了,也坚持不吃药,抗几天就好了。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得已,被家人逼着去医院打了几天针,体温降下来,被送到了方舱医院。

李建华给他检查后,发现他不好好吃药,恢复比较慢,情况比较严重,属于可转院可不转院之间的那类。李建华对他特别关注,并把小伙的病情微信给他的导师,请老师给予指导。然后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加大药量。李建华鼓励小刘吃药,跟小刘耐心做工作,还加了他的微信,即使不当班,也要过问他吃药的事,“这个病不吃药,怎么可能好?你想早点出院,就必须吃药”。小刘看到医生如此耐心,就开始按时吃药。三周后,小刘康复出院。小刘拉住他的手说:“没有您,我也不会这么快出院,等疫情结束后,我请您吃大武汉正宗的热干面。”

该转院的必须转院。在李建华负责的病人中,有一个72岁老人,当时是“应收尽收”时收进来的。李建华经过反复诊断,认为老人病情比较严重,并且本身还有其他病症,不适合在方舱医院。但老人不认为自己病情重,而且他的老伴也在方舱里面,不愿意转院。李建华先做通他老伴的工作,然后再做老人的工作。最后老人转移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目前病情正向良性发展。

一个月来,李建华先后从确诊患者中,筛选出病情较重的20余名患者及时转院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手机哥”火线入党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刚收治病人时,一个医生要负责150名患者,工作量比较大。由于患者多,医生少,排班困难,李建华总是主动要求多排班,每次还提前上班,推迟下班。一般每个班是6小时左右,但李建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左右。

据统计,20多天来,李建华进舱上夜班就8个,夜班工作时间近100小时。

李建华不仅对患者认真负责,对同行也非常友好,乐于助人,这还为他赢得了一个“手机哥”的外号。

原来,武汉客厅在入舱初期,因为手机消毒难度大,医护人员一般不带手机进舱,这样就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有时候医护人员就不能把患者病情变化的信息及时准确传到舱外临时实验室和办公室。

而李建华有两部手机,他把其中一部手机带进舱,放在办公桌上,专供大家免费使用,同行一有事,就直接找他拿手机,于是就给他起了个外号“手机哥”。

2月15日,李建华向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近日批准李建华成为预备党员。

3月3日晚,李建华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李建华激动地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多年来的夙愿,我一定更加努力工作,在这场战“役”中发挥自己的力量,病毒不灭,我不撤退。”

【编辑:刘明 戴容】

(作者:汪文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