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小伙成隔离人员的“知心集美”

(记者 郭淞冰)“除了照顾生活,我更多关心的是他们的心理状态。”25岁的黄一夫这样介绍自己在康复驿站的工作职责。

黄一夫是长青街综治服务队的一员,此前因连日工作导致劳累发烧,排除新冠肺炎后居家隔离了14天。2月9日,隔离期刚到,黄一夫就回到自己的岗位,并主动请缨前往网安基地隔离点。目前,该隔离点已成康复驿站。网安基地康复驿站能容纳450多人。人多的时候,黄一夫和另一名同事要同时照顾30多人。

为照顾到康复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和精神状态,一天至少要跟他们通话两次,而穿着防护服不方便带手机,为了不漏掉电话或信息,黄一夫将手机用防水袋装着挂在胸前。黄一夫发现,不少康复隔离人员的心情都非常低落,悲观失望的负面情绪比较严重。而刚开始康复驿站还没有心理医生,黄一夫决定临时“上岗”。

只要有时间,黄一夫就去房间里跟康复隔离人员面对面聊天,观察他们的情绪状态。渐渐地,黄一夫总结出心理“疗愈”妙招,就是要他们多说话,让他们多宣泄情绪:跟老饕聊美食,跟小姑娘聊八卦,跟大叔聊防疫形势。

聊天效果很明显,大家都从自身的负面情绪抽离出来。有大叔跟他“云”约了几顿饭,也有小姑娘主动跟他聊自己喜欢的明星。“有一天,有个小姐姐发微信叫我‘集美’,我上网搜了一下才知道她在叫我‘姐妹’。”黄一夫觉得,虽然聊天靠百度,但也挺有意思的。一次,黄一夫得知,一名康复隔离人员不愿意喝医院配发的中药,工作人员怎么劝都没有用。他主动上门询问才得知,因为汤药太苦,他怕苦所以喝不下去。黄一夫突然想到古装剧桥段:主角受伤需要喝药时,身边的朋友总会准备好蜜饯,适时地递上去。想到这里,黄一夫把自己带去康复驿站的糖果分了大半给这名康复隔离人员,这些糖是为了自己的低血糖准备的。种种暖心举动,让这个95年的小伙成了康复驿站最受欢迎的阳光男孩。

送解除隔离人员离开值守工作间隙,黄一夫就趴在桌上写入党申请书,五六天的时间里,修修改改用完了50多页信纸。到网安基地康复驿站值守的第10天,黄一夫将工整誊写好的入党申请书递交给党组织。“以前总觉得自己还是父母身边的孩子,这一次,我也学会勇敢地保护别人、关心他人,发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请党组织在火线上考验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