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这座城,相信武汉明天会更好|加大投资扩大招聘,“硬核”企业家为城市经济撑腰

武汉所有的优势都没有变,武汉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会长陈东升表示,还将加码在汉投资。

“武汉已经发展为国内的‘新一线’城市,格力将继续青睐武汉”,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透露,疫情过后,格力武汉工厂将再建立一个全新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7.2%、规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93.2%,在经历了一场经济“速冻”后,武汉的经济生产活动已稳步重启。一批“硬核”企业家们为武汉经济建设重启注入强劲动力。

“我挺这座城!” 这些打拼多年的企业家们都相信,武汉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

武汉所有优势都没变

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信心

陈东升

8日,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将现身武汉云招商大会。作为湖北籍中国知名企业家,也作为楚商联合会会长、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理事长和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他将为武汉代言,为武汉经济的“重启”冲锋在前。

捐款捐物价值过亿,武汉战疫不缺席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不在武汉的陈东升,一直未置身事外。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危难当头,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与担当。

从1月21日起,身在北京的陈东升就为家乡的疫情焦虑着,与家乡人民同呼吸共患难。

在他的带领下,泰康保险集团第一时间给武汉市捐款、第一个完成向武汉医护人员捐赠保险、最早将防护物资送到对口医院。泰康还是行业内完成首例医护人员理赔的企业、首家设立“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的企业。

在他的谋划下,在医护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组织生产了200多万元的紧急医用物资,赶在雷神山医院投用前送达。目前,泰康累计捐赠款物价值已超1亿元。

2月2日,陈东升又向武汉市委市政府递“请战书”,希望将原计划在3月底开业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提前开业,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2月8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获批提前投用,成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疗点。2月14日,军队医疗队全面进驻,医院承担起救治中重症患者任务。4月5日,医院所有病区患者清零。经过58天的艰苦奋战,该院共收治新冠患者2060名。

在武汉战疫中,企业家陈东升和泰康保险集团没有缺席任何一个重要环节。

武汉是除北京总部外投资最多的城市

“武汉所有的优势都没变,我对武汉充满信心。”陈东升用三个“没有变”来形容重启的武汉:

第一,武汉在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地位没有变。根据中国经济格局的“弓箭”理论,“粤港澳”“长三角”“环渤海”增长极组成一张弓,以武汉为代表的“中三角”正处于发力点上;第二,武汉交通枢纽的优势没有变,高铁经济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三,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没有变。特别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开始从出口、投资驱动转向消费、内需驱动,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就开始从沿海转向内部。武汉的这些优势,让其成为新的“沿海”。

“这次疫情是全世界、全中国的一次大考,让整个世界、整个社会都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都来关注公共卫生和健康医疗。”陈东升说,去年4月份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武汉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应该说武汉或者湖北在发展战略、政策、资源、人才、资本上都有很好的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有更多的顶级的医疗资源和领军企业,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顶尖的医养人才和企业在武汉布局。

陈东升介绍,武汉是泰康除北京总部外投资最多的城市。

从1998年泰康系统内第一家分公司入户武汉以来,泰康保险集团及各子公司在武汉全面布局,累计及计划在武汉投资金额近1000亿元。

陈东升透露,接下来,泰康主要推动3件事情来支持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一是通过泰康“公共卫生与流行病防疫基金”推动武汉大学与哈佛大学的合作,为武汉公共卫生与大健康产业建设引入全球智慧;二是加快推动和武汉市政府合作的大健康产业基金和大健康产业园落地,包括与武汉大学合作建设医学院和护理学院;三是联合楚商联合会支持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与更多大健康领域的企业一起努力,确立武汉在大健康领域的领先优势。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投资加码,格力武汉工厂将再建专业化生产基地

董明珠  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

“武汉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格力愿与武汉人民站在一起。经过疫情考验后的武汉,一定会发展得更好。”7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

她是武汉校友,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求学,在武汉有较大投资,对武汉充满感情,多次称自己为“武汉人”。

在此次战疫中,格力第一时间捐赠大批空气净化器和空调,应用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隔离病房,其中包括格力新研发的杀新冠病毒空气净化器,应用在金银潭医院和泰康同济医院等抗疫一线。格力公司还内部募集善款,用于湖北疫区防疫物资购买。

格力200多名安装工师傅志愿报名组建空调抢装“先锋队”,高质量完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空调安装任务,此后,还为方舱医院抢装分体式空调。

2月11日,格力集结一支19人的焊工“突击队”,再度驰援雷神山医院,完成南区15个分区上千个焊点的焊装工作,被称赞为“能打硬仗的队伍” 。

2月,格力专门成立了子公司——珠海格健医疗,加紧生产温度计、护目镜、口罩等一系列抗疫产品,缓解物资紧张,助力疫情防控。

董明珠透露,疫情过后,格力武汉工厂将再建立一个全新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用自主研发的“硬核”科技产品,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为何青睐武汉?“武汉是国内的‘新一线’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人才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武汉正在把自己打造成科技含量更高,更有创造力,对国家更有贡献的城市。”董明珠表示,今后,愿继续与武汉人民一起努力。

2010年,格力投资30亿元建设武汉工厂。2019年,格力武汉工厂实现产值110亿元,是武汉重点制造业企业。

目前,格力武汉工厂已全面复工,正在加快恢复产能,全面打响空调旺季攻坚战。

在武汉格力的带动下,59家核心供应商已全部复工复产,供应链产能也在迅速恢复。预计到4月上旬,工厂产能可恢复到同期最好水平。

卓尔控股阎志:

着力发展新贸易方式、新制造方式、新生活方式

阎志

疫情发生以来,阎志和卓尔全力以赴支持抗疫,外界用“一口气捐了10家医院、上亿物资”进行概括。

卓尔的复工复产稳步推进,阎志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卓尔投资管理的企业要在复工复产的同时坚定不移转型升级,根据新形势,借助新技术,嬗变成为一个更加侧重于线上发展的产业生态;一个采取更多无接触模式,却能够深入体察与满足产业与消费需求的企业集群;一个能够感知时代脉搏、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命运与共的国民企业。

阎志认为,武汉具备扎实的工业基础,是高新技术创新的高地,武汉拥有宝贵的人才资产。这也是武汉能够恢复经济发展、能够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信心源泉。武汉宜大力发展“新贸易方式”“新制造方式”“新生活方式”等产业形态,尽快恢复经济与城市发展活力。

坚定不移打造中部强大市场,建设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依托武汉坚实的商贸传统和得中独优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产业互联网应用,加快构建和拓展以区块链为平台底层,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支撑的新型智能交易方式,构建中国重要的供应链管理枢纽。

制造业是受到疫情冲击影响最小、长盛不衰的产业。武汉可加大光电子、智能制造、数控机床、新一代汽车、通用航空等高端制造业发展,推动传统制造向工业互联网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新制造方式。

疫情更加呼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生活方式。武汉宜着力构筑“农、文、旅、体、养”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各地生态优势,发掘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低密度特色小镇和生态景区景点、康养基地,加大力度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构建新的生活方式,丰富人们生活体验,满足安全、健康生活的需要。

8日晚7时30分,阎志将在“空中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网络直播中,向全国网友讲述“大武汉的光荣与梦想”,按武汉建城历史、城市气质、复兴梦想、魅力人文、风景美食等的多个篇章,介绍武汉光荣的城市传统和发展之梦,诉说他与武汉相依相伴的城市情感,让大家读懂这座城、亲近这座城,多多关注武汉、投资武汉、游玩武汉,支持武汉发展。

当代集团董事长艾路明:

搭把手,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企业动力

艾路明

“有人说,世界工厂,‘世界’没了,工厂焉存?所以,现阶段非常考验各个企业自身的复产能力以及产业链的供应能力,首先要保障‘工厂’与’世界’相连,”当代集团董事长艾路明说,“我在这城市63年,我挺这座城。有当代,有众多优秀的企业,大家搭把手,一起渡过这道难关。”

当代集团的总部设在武汉,是一家大型的民营产业集团,也是武汉民营支柱企业之一,已在医药、消费、文化等领域布局。在武汉战疫中,当代集团协同伙伴企业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如旗下人福医药集团,作为省市两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主力储备配送企业,全力支撑了省市防控物资的确保供应;在捐款捐物的同时,当代集团利用企业专业优势、协调各方资源,为纾解疫情困境贡献力量,到目前为止整体捐赠超过7000万元。

当代集团结合所在行业和自身实际,早在疫情之初即精准有序推动线上线下复工复产。目前,当代要求给复工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开放区域全面消毒;同时,联合11家伙伴企业,开展线上招聘,提供超过200个岗位,合计招聘800余人,所有岗位优先面试、录用援汉医疗队及一线医护人员亲属。

“危中寻机”,艾路明判断,国内的消费需求会慢慢提升,比如和民众生活相关的文旅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国成为目前生产制造能力最强、最稳定的地方,现阶段非常考验各个企业自身的复产能力以及产业链的供应能力,我们只有自己一步步做实,加强和稳固核心竞争力与优势,才有可能把握住机遇。”

艾路明说:“我们相信武汉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当代将为恢复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为建设好武汉发挥企业的力量。”

(长江日报记者王丹妮 康鹏 文涛 李佳 通讯员覃昱 刘良俊)

【编辑:余倩】

(作者:王丹妮 康鹏 文涛 李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