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医院最早发热病房,51岁护士长两度奔赴战疫红区

长江日报-长江网4月13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刘望)4月13日,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大内科护士长李淑英正式返回病区上班的第一天,一直忙到中午12点半,她才得空坐下喘口气。  

回忆起战疫,李淑英数次落泪。通讯员刘望 摄

3天前,李淑英刚刚解除隔离回家,是该院最后一批解除隔离的医护人员。当晚回到家,90天未见面的丈夫和儿子早已做好了饭等着她,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的团圆饭。“这段时间太不容易了,没有什么比家人团圆更让人高兴的,”51岁的李淑英回忆起自己两度奔赴发热病区,在一线工作的76天,数次落泪。

两次进红区工作了76天    

摆在办公桌上的台历,1月11日被红笔圈了起来。“我的战‘疫’之路正是从这一天开始的。”李淑英指着台历牌说,那天抽空回家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行李后立刻返回医院,在医院一住就是76天。    

从接到医院通知改造发热病房,到挂帅发热病房护士长,李淑英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协助完成了病区隔离改造、护理排班、院感培训等一系列前期筹备工作。

如何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降到最低,是李淑英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她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的记者,为了这个目标,自己多次与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工作的同学联系。从传染病病房的分区,到防护服的穿戴顺序;从针刺伤预防,到疫期就餐等,方方面面逐一询问,做好笔记,利用每天的碰头会时间,强调并演示传染病的院感实操,对每一个入红区的护士进行巡查督导,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有一次从病区出来,我刚掀开黄色医用垃圾桶盖,‘你在干什么’?突然背后传来一阵严厉的问责声。”90后护士贾小红告诉记者,开始以为是护士长斥责自己脱岗,护士长冲到面前自己才回过神,原来她是发现我脱掉手套徒手接碰了垃圾盖,这在院感规范中是绝对不允许的。“之后,护士长再次跟我仔细讲解了一遍手卫生的重要。”    

在隔离病房,李淑英参与护理病人。本人提供

3月3日,李淑英从发热病区撤离,再进红区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援。“相比第一次入红区时的心情,焦虑、恐惧少了不少。”李淑英说,二次战疫的工作重点是保障每一位患者都能治愈出院,转院患者平安离院。期间,李淑英耐心为转院患友们进行政策解读、心里疏导,帮助患友建立康复信心,每一位出院的患友她都亲自送下楼去,细细叮嘱他们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每天提前1小时到科室全面消毒    

第一次奔赴红区时,李淑英团队12个90后护士成为了这场战疫的急先锋。刚开始,对于疫情不了解,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同样出现在这群90后身上。为了疏导她们的不良情绪,李淑英从科室环境入手,每天早上提前1小时到科室,将清洁区柜面、台面、医疗物品存放处等各个地方进行彻底擦拭消毒,保障清洁消毒无死角。此外,她还利用工作间歇,跟小护士们聊天拉家常,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安抚她们的不安情绪,鼓励增加大家的信心。

在隔离病区,李淑英和普通护士一样工作。本人提供

发热病区护士夏金莹告诉记者,在外地工作的丈夫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接到电话后她心急如焚,没法安心工作。李淑英知道后,马上将她从隔离病区调出来,特批了3天假让她回住地休息调整。期间,李淑英每天都会带着水果、牛奶到她的寝室慰问聊天,关心她丈夫的病情状况,并就治疗方案找到专家咨询。“护士长像极了我们的妈妈,用心呵护着团队中的每一个战友。”经两天调整,夏金莹顺利返岗归队。

一家三口齐上阵,儿子视母亲为“榜样”    

对李淑英一家来说,2020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场疫情阻击战,一家三口齐上阵。    

22岁的儿子去年大学毕业进入仟吉西饼总部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他在工厂连续奋战两个半月,为各大医院、社区糕点保障加班加点;丈夫则下沉到社区成了志愿者,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后勤保障。    

“能够和妈妈爸爸共同战疫,这段经历永生难忘。”95后的儿子告诉记者,从小,妈妈就是他成长的榜样。妈妈一直工作在一线,从来没有节假日。这一次,妈妈又请缨到一线冲锋陷阵,让年轻的自己自愧不如。“每每感到恐惧和疲惫时,只要跟妈妈视频和微信,很快就会能量满满,重鼓继续战斗的勇气。”    

2003年,李淑英上了抗击非典的战疫一线。回忆当年的经历,李淑英坦言不是主战场,感受完全不一样。这次主战场作战,看着一批批90后的扛起的责任担,常常感动着她。“面对疫情,这些年轻人毫无畏惧,冲锋在前,她们是新时代的担当。”

【编辑:张靖】

(作者:刘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