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苏支援武汉抗疫一线,他能说出每位接诊过的患者姓名及病情|最后坚守的医疗专家

长江日报-长江网4月25日讯(记者李冀)随着武汉最后一名新冠重症病例清零。4月24日正午,留守到武汉的20名专家之一、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齐栩,完成了他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ICU病房最后一次查房,也圆满完成了援汉救治任务。4月26日,他将启程回南京。

齐栩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记者李冀 摄

自2月13日,从江苏抗疫一线奔赴到武汉的抗疫一线,齐栩对每一天都记忆犹新。他每天都进病房,能准确说出每一位接诊过的患者姓名及病情。

他记忆最深刻的一名患者是61岁的李女士。4月3日,在金银潭医院,他完成了武汉疫情期间首例高位食管支架置入手术,将李女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4月中旬,所有援鄂医疗队撤离,齐栩作为最后留守的20名专家之一,转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展开会诊、巡诊、疑难危重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工作。4月15日查房,他在ICU病房与李女士再次相遇。这场“巧遇”让他对这位患者格外关注,每天都会详细了解李女士的恢复情况。

4月23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随齐栩进入省人民医院东园区的的ICU病房,直击他诊断李女士食管支架是否下滑的全过程。

4月23日,齐栩在ICU病房,61岁食管气管瘘患者床前。

4月23日8:20,齐栩进入缓冲区换上手术服和隔离衣,开始和东院三名医生讨论每位患者的病情确定当日诊疗方案,其中包括3名ICU病房患者。45分钟的讨论结束后,他熟练地做好二级防护进入“红区”病房,开始查房。

食管支架下滑会危及患者生命。齐栩需要为李女士做一次CT进行判断。他走到ICU病房19床,俯下身轻声和李女士交流:“您核酸检测已经转阴了,身体机能在恢复,等会我们去做个CT再看看食管支架的情况”。

随后,他起身招呼旁边的护士一起操作:“再次检查气管、监护仪、导线……确认无误听我口令就过床,我来一起做,一起推过去,不用等男护士。”15秒,他们将病人平稳转移到移动床上。

到达CT室,又是一次完美过床,李女士平稳躺在了设备床上。“检查管线长度,管线设备与患者连接口情况,缓慢推设备测量管线长度及位置,确认后再照影。”每个步骤事无巨细,无论专家该管理的,还是医生该做的,或是护士该注意的,齐栩都本能地做着提醒和检查,“医生面对的是生命,尤其是重症医学,容不得任何微小的闪失”。

在完成CT回程的一段狭窄的斜坡上,呼吸机意外关机,二级防护下护目镜里早已起雾,医护人员推着必须保持平稳的病床和呼吸机,体力有些透支,心理压力陡增。

“不要慌,呼吸机不要连了,你马上推开(呼吸机),皮球连好了,每4秒按压一次,你俩轮换,我换去床头,床尾配合用力,确保推床平稳,继续走。”记者现场看到,齐栩发出推开呼吸机指令的同时,透过雾气重重的护目镜已经连接好了皮球;发出按压指令的同时,已经将皮球交到了护士手中。从呼吸机关机到继续前进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

经过CT判断,李女士的食道管情况还好,没有出现明显移动。回到ICU病房,齐栩叮嘱医护人员,后期注意肢体位置及护理操作即可。

“生命面前必须万无一失!”4月23日中午1:37,齐栩脱下防护服走出ICU,觉得阳光特别灿烂,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编辑:张靖】

(作者:李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